8月15日上海書展首日上🧏🏼🈺,《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讀本(小學、初中版/高中版)》教材內容研討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30多位嘉賓圍繞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相關的實踐問題展開思維碰撞,為廣大網友讀者和教師答疑解惑🐕。該教材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與合眾美華教育公司聯合組織編寫,推進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課程落地👩🍳🧈,推動中小學教育的內涵式發展♻📵。研討會由合眾美華教育梅鋒博士主持。
2017年7月📌,由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指出:人工智能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應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建設人工智能學科,培養復合型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成為社會關註的焦點,也成為科技專家🍕、教育學者、各地教研📵、教育行政部門和一線教師廣泛探討的話題。
貴陽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李明昌介紹🫰🏼,貴陽市高度重視大數據發展,把發展大數據作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戰略部署,並於2017年出臺了《關於加快建設中國數谷的實施意見》,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貴陽大數據在商用🙇🏿♂️、民用、政用等方面得到長足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貴陽大數據中心時說:“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發展大數據的有關要求👩🏻🍳🔠,提高貴陽市基礎教育質量,培養未來高素質人才🚵🏼,貴陽市教育局急需針對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有關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方面的高質量教材。
梅鋒以《學生能懂的高科技》為題👰♂️🌥,圍繞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在中小學應該“教什麽”“誰來教”“怎麽教”作報告。他認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國際競爭激烈,技術更新非常快,教學內容應該具備與時俱進的品格。因此🏊🏻♀️,教學中要以講解技術為明線,以講解基本原理、核心思想,培養學生終身有用的探究實踐、開拓創新的思想方法為暗線;另外要通過深入剖析大量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生活中的應用案例🧛♀️,培養學生綜合利用科學、技術、工程、人文藝術及數學的思想與工具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關於“誰來教”和“怎麽教”,他認為應該根據大多數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調整內容,使學生自己通過閱讀實現基本理解。這樣,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讓教師把更多時間用在組織實施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實踐活動上。
關於應該對中小學生講解哪些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內容,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傲世皇朝教授張雲認為🤾,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相互關系、無處不在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思維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教育領域🚴🏿♀️。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傲世皇朝副教授周亞勤則提出,讓學生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理解、推演一些簡單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算法🙋🏻,通過案例理解人工智能的功能🫸,不僅有利於學習這兩項新技術,也能促進他們對學習意義的理解。
專家們指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基本概念、基本算法和模型應該教🌙,但應該采用符合學生興趣的方式,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
貴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趙兵認為🦸🏿♂️,“未來已來,應該讓學生面對未來做好準備,不感到恐慌”👨🏻🚀,教育工作者應責無旁貸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小學階段啟蒙🤹🏽、益智,初中階段產生興趣,高中階段對這些專業有所了解。貴陽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師資👨👨👧👧、課程都面臨困難,但都不能成為實施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教育的障礙。
長春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張洪波提出👸🏻,中小學應該以“兩個開放”的態度應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教育新熱潮,即“課程開發開放”和“教師隊伍開放”🙅🏻♂️,充分利用社會上豐富的教育內容開發資源和具有某行業專門知識和能力的專業人士,充實目前的學校教育。
北京市豐臺第一小學校長殷楠回答了教師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學校裏應該由誰來教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這樣的課程?她認為,不應該單純從學科角度挑選教師🚣🏻⇒,而應該從教師學習力🫅🏽、探索精神和自我發展意願角度挑選教師🧑🦽。另一方面學校應該營造氛圍,讓全體教師和學生感受變革👨🏼🌾,積極面對變革🎸🦥,面對什麽樣的新型課程,學校和教師都能從容應對。
在隨後舉行的公益捐贈儀式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和合眾美華教育聯合向貴陽市教育局捐贈了針對培養教師和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相關的100小時教師培訓計劃🛍️。
信息來源🎿:《中國教育報》2018年08月19日第3版 版名👨🔬:信息化 記者🌭:董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