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當今的中國教育,正在進入一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的新時代。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獲得2022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化獎👨🦳、傲世皇朝平台啟動實施“國優計劃”“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魯班工坊”助力中國職業教育揚帆出海……一年以來,教育改革步入了“深水區”,教師教育體系日益完善,我國教育綜合實力在國際舞臺上顯著提升,教育強國建設正穩步向前🧑🏻⚖️、日新月異5️⃣。
回望過去一年✦,我們對教育強國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更加深刻,對教育強國建設的目標方向更加明晰🔶,那麽💇,立足當下🧘🏻,靠什麽建設教育強國?
要靠改革創新激發活力,更要靠教師教育體系提供支撐,這兩個動力源泉如同車之雙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只有凝聚起建設教育強國的澎湃動力,才能實現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轉變👨🏿🎨,讓中國教育不斷走向世界的中心。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建設教育強國是應對新時代教育發展內部矛盾、外部挑戰的重要法寶,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動力源。每一次教育的改革創新,都極大地釋放了教育的活力。
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到《關於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關於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陸續出臺,我們可以看出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改革創新的步步深入。
“人必須要有勇氣前往看不到岸邊的地方,否則永遠不可能跨越大洋。”為此,必須以改革的方法、創新的意識👨🏿🎤,紮根中國大地,穩步並有預見性地推進教育改革創新💇🏼♀️,切實打通改革“最後一公裏”,實現教育強國建設的偉大目標。
“強國先強師”,教師是教育強國的第一人力資源,是科技強國的第一保障,是人才強國的第一支撐。這一年,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形成新局面。
從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到“國優計劃”“國家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的啟動實施🎲,可以看到我國的教師體系正支撐著教育強國建設行穩致遠。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積極營造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在“深”上下功夫⏯🦮,在“常”上用力氣💤,在“實”上做文章,不斷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努力構建全方位教師發展保障體系,培養造就一批大國良師,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有力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是國家建設的需要🧑🍳,是新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
教育強國指數居全球第23位、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選址落駐上海,這為我國教育全方位開放提供了一個“新刻度”👩🏽🍳。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教育開放的大門要進一步敞開,同世界各國共享教育發展機遇✍🏽。
放眼世界👨👧,國際社會對我國教育數字化發展高度認可,我國一系列優化教師待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政策舉措,正作為中國教育獨特經驗與敘事話語引發世界範圍的關註與研究🦦。可以看出,我們正在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使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因此🫓,要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經驗🎉、發出中國聲音👩🦳,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心有翼,夢無垠🆑。立足時代👩👦、面向未來🗼🧏🏼♂️,我們要堅定自信,持續深入推進教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中國教育的朋友圈🈲,在開放中促改革🤷♀️、促發展,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為世界教育發展、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教育智慧👮🏽♀️。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我們要牢記“國之大者”👩🚒,準確把握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定位🚵🏼,充分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本報評論員 執筆人:張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