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霞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不就業、慢就業”現象呈現增長趨勢,特別是今年,多地疫情反復,市場崗位需求減少,部分招聘求職活動取消或延後。一方面,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各行各業對於高學歷高素質優秀人才的需求越發高漲;另一方面,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與結構性矛盾並存。
時值2022級大學新生入校,如何引導他們正確定位新一階段的人生,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高校應從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入手,開展以“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為主要內容的系列主題教育,以就業促培養,以需求為導向培養符合新行業、新領域要求的新型人才。
高校要有計劃地培養大學生成才觀。高校要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把職業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如面向大一新生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專業就業解讀”等課程,幫助學生從入學起就明確發展目標,解決好興趣和專業、職業之間的關系,解決好“我想要”“我能行”和“社會要”之間的關系,在為大學生充分打造專業能力、激發其自身潛在“就業能力”上加強教育指導,讓他們在校期間能明確學習目的,使他們在未來能適應社會需要,勝任所選擇的職業和工作。
高校需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大學生在校期間所接受的生涯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教學、就業指導等,影響著自身職業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就業實力和就業選擇。成長於個性化發展環境的大學生職業價值觀越來越多元,正確的職業價值觀能使大學生提高自我認知能力,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不斷調整職業目標,在人生重要節點作出正確選擇。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學生要及時了解當前市場形勢,樹立正確觀念,根據國家與社會發展趨勢和需要,積極主動調整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做到個人與國家共同進步和發展。
高校要指導大學生處理好就業實情與個人發展願景的關系。當代大學生以獨生子女為多,成長過程中大多數家庭給予其較充足的經濟保障,因此在職業選擇上本可以較少受製於物質條件,首次就業選擇能實現個人價值追求的崗位。但由於受到市場經濟價值觀影響,部分大學畢業生擇業時“財富自由與個人理想同步實現”的願望頗為強烈,對當前市場用工酬勞標準了解不夠充分,收入預期偏高,出現低收入工作看不上,而受自身的知識和經驗限製又難以入職和勝任高收入崗位。為此,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就業實情與個人發展前景關系的教育,引導學生處理好就業實情與個人發展的辯證關系,為其面對現實、勇敢步入社會、愉快接受和從事各種職業做好充分思想準備。
高校要指導大學生準確定位職業發展方向。當前世界整體嚴峻的經濟形勢也使我國諸多行業、企業遭受了較大影響。相比之下,體製內崗位受到的影響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生的擇業觀和就業意向。體製內崗位固然能給人一種穩定感,但大學生的個人能力特長和興趣愛好各異,如果不顧主客觀條件和實際,一窩蜂擠進體製內,不僅不利於國家和社會的整體發展,而且強求自己去從事不適合的職業,無疑也限製了大學畢業生的發展。另外,由於大城市資源相對豐富、發展空間較大、服務平臺較為紮實、包容度較高,因此在大城市就業也頗受大學畢業生青睞。然而,他們對大城市存在生活成本高、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問題不一定有深入了解和充分思想準備,假如自身抗壓能力、專業素養、社會生存能力等沒有達到相應水平,在大城市求職應持謹慎態度。諸如上述情況和問題,高校應通過多渠道組織學生開展實習實踐、邀請用人單位和校友召開專題報告會等方式對大學生進行相應的實情教育,對畢業生就業去向做好指導,引導學生準確定位自身職業發展方向,根據自身實際作出更有利於未來生存和發展的選擇。
高校要做好大學生繼續升學深造的指導。近些年來,畢業生考研依然是熱點,就業壓力大是導致考研人數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高考錄取率的提高,本科學歷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已經不再具有太大優勢,選擇升學深造一方面可以緩解就業壓力,另一方面,拿到更高文憑可以增強就業競爭力,增加就業機會。大部分選擇考研的畢業生是為了提高自身能力,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個人發展前景;也有部分學生因為暫時不想進入社會工作而把讀研作為緩沖期。高校要通過相應的引導,讓學生明確目標,找準定位,以利於學生的未來發展。
高校要幫助大學生在求職時期保持積極心態。部分大學生由於臨近畢業時就業競爭壓力大、正常面試受挫、疫情期間出國深造受阻、就業預期偏向悲觀、父母的期待較高等問題,容易產生就業焦慮情緒。而過度的就業焦慮不僅影響其順利就業,還有可能導致一些心理問題出現。因此,大學生在校期間要準確自我定位、有良好的學業表現、積累豐富資源、培養自身較強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還要學習掌握相應的求職技巧;在畢業求職期間,要充分了解就業政策和就業信息,取得家庭的關心和支持,以樹立較強的就業自信心。為此,高校要對大學生予以主動引導和積極幫助,使其順利完成職業選擇,走向工作崗位。
(作者系廣西師範大學美術傲世皇朝黨委副書記)
來源:《中國教育報》2022年9月16日第二版中教評論
上一篇:勞動教育不宜也不能“一刀切”
下一篇: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註入“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