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愛麗
■本期關註:疫情防控期間線上線下教學融合
自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持續多點散發,影響了學生正常到校學習,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中小學線上教學以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實施。當然,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不僅是應對疫情的無奈之舉,更是智能時代背景下,學校教育發展的趨勢及教學常態。為深入了解中小學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現狀與進展,有效推進混合教學的常態化實施,本課題組以線上訪談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對之進行了調查分析。
哪些問題影響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質量
和歷次的教育改革類似,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改革在全國有一批先行示範校,在較為豐富的線上資源和便捷的學習平臺的基礎上,部分學校基於數據分析的學情更科學、教學更精準、學生學習更加個性化,基於數據記錄的綜合素質評價逐步展開,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基本形成。然而,此次面向全國中小學教師1萬余份問卷調查顯示,線上線下教學實施的成效並不能令人興奮,當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開展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是整體上與學生學業成績提升關聯不強。和學生學業成績弱相關,可以說是歷次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一個痛點,此次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踐的調研也同樣凸顯了該問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學生學業成就的變化”一題中,27%的教師選擇了“些許下降”,23.1%的教師選擇了“些許提升”,13.7%的教師選擇“無變化”。造成這種現象,既有評價標準自身的問題(即拿學業成績來評價線上線下融合實踐的有效性是否恰當),更與學業成績測評內容的不足有關。
二是學生線上學習效果難以保障。就“實施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時,會遇到哪些困難”進行調研時,82.8%的教師認為“難以實時把握學生在線學習狀態,線上教學管理與評價難度加大”,多位教師表示因為缺乏網絡系統監管,學生在線學習時經常被其他視頻網站、電子小遊戲、微信聊天等吸引,造成學習註意力不集中,教學成效大打折扣。由此可見,線上教與學的體驗和成效不佳,是當前教師實施線上教學的最大困擾。
三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不甚理想。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跨越時空的特點,本應更加有利於師生、生生間交流互動,但實踐現狀卻並非如此。調查中,29.3%的教師認為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中,師生互動變化不大;同時,34.4%的教師認為互動減少。整體來看,當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互動交流不甚理想。
上述幾方面成效的局限,也導致了當前實踐中部分教師對線上教學以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踐態度受挫,存在被動上網課的問題,從而也直接影響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質量。
教師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存在哪些挑戰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開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企業、社會以及家庭的協同支持,離開任何一方的支持和努力都難以持續有效開展。對於教師而言,如下幾個因素的影響更為直接:
一是學生缺乏線上學習習慣培養。推進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的困難是什麽?調研中75.2%的教師選擇了“學生在線學習習慣和自覺性有待提升”。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首先是長期以來,一些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均是被安排好的,自覺性和自主性的培養並不到位,其次是部分家庭對線上教學的支持存在缺位。學生獨處空間下的線上學習更加需要學生學習的自律和自覺。因此,線上教學實施時,學生線上學習習慣不良與主動性不足的短板明顯顯露。
二是平臺資源、終端設備、網絡使用等受限。當前,國家、區域層面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建設線上教學平臺和資源,但由於教育數字資源適應性等問題,中小學教師使用時,依舊存在針對性不強的問題。除此,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教學終端是學生家庭提供,基本沒有問題,但回到學校復課,再次進行線下教學時,校內的終端設備、網絡等存在製約學生線上學習效果的問題,從而中斷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進一步深入探索。
三是教師自身的能力結構存在不足。線上教學,教師需要掌握線上教學資源的設計與製作能力、人工智能相關產品的運用能力、數據讀取和使用能力等;線下教學,教師需要具備學習活動的設計、組織實施能力等;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對教師綜合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及更高的要求。“融合視角下的線下教學組織難度加大”讓近半數教師自顧不暇,難以同時兼顧線上和線下。“教學設計難度加大,難以使線上線下教學有效銜接”讓教師較為頭疼。
深化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有效路徑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有效開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學校教育的範式變革,需要多方協同,就教師層面,需要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在理念方面,深化對混合教學的認識。實踐中,各級學校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存在線上照搬線下、線上線下簡單組合的做法,沒有充分發揮線上與線下兩者各自優勢、達到融合創新的目標。因此,需要通過培訓、教研等形式,深化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對以翻轉課堂為代表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內涵、目標、結構的理解,優化線上教學的實施,強化課堂教學結構與流程變革,這在當前依然是重要任務。
在技術方面,增強產品對學科教學的適用性。在主動引導學生線上學習習慣培養的同時,教師更需要做的是提升線上學習資源和活動的質量、改善線上學習體驗。例如,借鑒遊戲化機製,讓線上學習目標更清楚具體、資源的針對性更強、反饋更及時、有更多的活動參與等。除此,區域層面要針對師生教學真實需求,提供流暢的網絡、操作便捷的平臺,讓師生線上教學活動與線下一樣自然、方便。這些既是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基礎,也是混合教學持續開展的關鍵點之一。
在管理機製上,提供更為內在的保障支持。推進教育信息化,方法重於技術、組織製度創新重於技術創新。如果說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實踐屬於教育的生產力層面,那麽管理體製與機製就屬於教育的生產關系層面。當前學校的機構設置、製度安排,是適應大工業革命後完全線下的班級授課製的教學組織形式的,並沒有兼顧線上教學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踐的推進。推進線上線下教學的融合,需要學校管理機構與功能的變革、教育行政體製機製的轉變,如設置融合信息技術支持和教學研究的中心,課程表不僅僅安排線下教學,同樣製度化安排線上教學以及融合教學等。
在評價導向上,讓改革實踐更具常態化和持續性。評價什麽,師生就重視什麽。評價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成效,顯然不能僅以學生學業成績作為唯一指標。目前學業成績評價內容,對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社會情感能力等內容涉及較少,這恰恰是融合教學大有可為之處。因而,在重視學業成績的同時,以學生高層次認知能力發展情況、深度學習情況、課堂發言的質量、與他人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等來評價教育教學,將會進一步激發融合教學的優勢。同時,在教師評價層面,要重視對教師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設計能力、與之相關的線上教學行為與能力、線下教學行為與能力的整體評價,而不僅是評價教師的線下教學設計和行為。健全混合教學模式下教師績效評價體系是持續推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隨著教育信息化整體建設與發展,特別是新冠疫情期間的線上學習,我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實踐雖取得了諸多進展,但是距離常態化、高效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線上線下混合課程將成為學校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和載體,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及混合教學規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創新,同時要重視學生線上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在重構傳統教學時空的背景下,打造混合教學“新常態”。
(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線上線下教育融合難點與突破路徑研究”[ACA210016]研究成果)
來源:《中國教育報》信息化智慧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