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屆更具廣泛群眾性的競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群眾性是群團組織的根本特點。只有保持和增強群眾性,群團組織才能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堅持增強群眾性,引領最廣泛青年學生一起向未來,共築科創報國夢。
基礎更實,築牢“千裏高原”。基礎不牢,地動山搖。30多年來,“挑戰杯”競賽形成了“國賽、省賽、校賽”三級賽事體系。這屆大賽堅持夯實校級賽事基礎作用,優化校級賽事組織得分、賽事優秀組織獎評選標準,以夯實“千裏高原”之基培育青年學生科技創新的“萬米高峰”,江蘇、陜西等省實現參與本科高校100%全覆蓋,浙江、廣東、湖北、貴州等省高校參賽率和作品數均創歷史新高。
覆蓋更廣,形成“全國組網”。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是重要的時代課題,這屆大賽參賽高校、參賽學生、輻射帶動學生數量均創新高。大賽創新設計紅色專項活動、“揭榜掛帥”專項賽、“黑科技”專項賽,吸引高校參賽2984次,較往屆提升近一倍。推報全國的作品達2.2萬余件,覆蓋學生近220萬人。利用數字技術開展了網絡主題直播、雲上“紅色課堂”、線上“雲展廳”等,成功吸引724.2萬余人次進行學習交流。
發展更均,實現“齊頭並進”。這屆大賽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實現更平衡更充分的發展,形成了更廣泛參與、更廣泛受益的生動局面。主體賽國賽中,職業院校占比8%,紅色專項活動國賽中專業院校占比30%,一般院校參與熱情大幅提升。入圍終審決賽的中西部高校及作品數比例相比往屆分別提高5.18%、4.89%,中西部高校特等獎獲獎比例相比往屆提高19.18%。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更多的青少年心懷科學夢想、樹立創新誌向。“挑戰杯”競賽將持續增強群眾性,幫助更多青年學生涵育科學精神、接受科學啟蒙、激發科創熱情。
提升客觀性,確保競賽公平公正公信
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於2022年3月26日至28日舉辦終審決賽,3月29日,在國家公證人員監督公證下,完成了成績統計和獎次評定工作並及時公開發布。本屆競賽組委會提前做好頂層設計,嚴謹落實各項環節,保證競賽評審工作公平、公正、公信,著力提升本屆“挑戰杯”競賽的客觀性。
評委邀請層層保密。競賽組委會與中科院、專業性科研院所、科研類國有企業等11家單位合作,組建1136人均具有高級職稱的自然科學領域專家庫,建立評委抽選及邀請工作“互盲”機製(3人背對背工作小組),確保評委信息製度性保密,全程保障評委評審閉環管理,實現專家庫組建、評委抽選、集中評審等全流程客觀保密。
評審流程規範透明。網絡評審從1507件提交查重報告的作品中客觀評審,確定入圍終審決賽的478件作品。終審決賽正式答辯前,競賽組委會相繼公開發布工作安排、工作指引,組織參賽團隊按組別進行線上抽簽,確定答辯順序並進行兩次全流程演練,為正式答辯做好硬件、軟件等相關測試和準備。答辯過程全程錄像,各組評審結束後,評分表由評委本人簽字密封,交競賽組委會封存。
授獎結果及時公開。終審決賽評審前,競賽評審委員會根據《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製訂終審工作方案,報競賽領導小組審定後確定答辯分組及各組別授獎獎次(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數量。競賽全部評審答辯結束後,啟封評委打分表並計算分數,基於已確定的各組別獎次數量,對應確定各獎次獲獎作品。全程由國家公證人員現場監督公證,結果報競賽領導小組後即公開發布。
競賽授獎結果公布後,明確保留1個月的質詢投訴期,接受質詢申請,與評審前期和評審期間形成嚴謹閉環。全過程的一系列製度和措施保障,使第十七屆“挑戰杯”競賽的權威性、公信力得到各界的廣泛認同。
構建廣泛育人的大賽新生態
圍繞增強提升賽事“交流性”改革方向,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從頂層設計到賽事安排等方面大膽探索、銳意創新,回歸廣泛育人初心,深挖競賽育人價值,著意促使賽事成為青年學生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成長的有效課堂和有形載體,激發“挑戰杯”競賽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線上線下有機耦合,構築朋輩教育同頻共振“策源地”。
——建設“挑戰杯”移動互聯網平臺,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手段助力朋輩交流。
——首次搭建雲上“紅色課堂”,開展紅色專項活動優秀視頻作品線上傳播,遴選“最具感染力”作品,點播數40.5萬次,轉發數60.1萬次,評論數23.6萬條,評論字數160萬字。
——首次開展“黑科技”專項賽視頻作品展播活動;引入VR、5G等技術手段,將線下項目展示同步搬到雲上,陸續發布獲獎作品的現場答辯視頻,學生通過手機端即可觀摩作品、學習交流,輻射帶動更多學生突破時空限製、感受朋輩風采。
相較傳統以線下活動為主模式,通過構築“雲展廳”“雲課堂”,開展“雲互動”“雲點贊”等探索,“挑戰杯”突破競賽單純“賽”的定位,將逐級競賽過程變為生動廣泛的全網教育課程,發揮示範帶動和榜樣效應,引導更廣大學生愛好科學、參與科創、形成氛圍,放大工作效果、提升育人成效。
揭榜掛帥產教融合,打造校、企、研成果轉化為“橋頭堡”。首次舉辦“揭榜掛帥”專項賽,秉承“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以競爭協同機製為手段、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思路,聚焦“卡脖子”技術,企業提需求出題,面向高校廣發“英雄帖”,學生團隊競爭揭榜。中國電信、寶武鋼鐵等7家單位圍繞國產操作系統、碳中和等選題發布榜單。
作為主賽道的有力補充,專項賽首次舉辦便吸引了來自全國23個省份115所高校的1300余名學生踴躍參加,學子不畏難、往前沖的闖勁讓人欣喜,各發榜企業也找到了很多閃耀著青春智慧的作品方案。各發榜單位組建了院士領銜、陣容豪華、來源多元的“大咖專家”指導組,幫助學生們針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集中攻關,推動實驗方案向生產力轉化。專項賽有效推動了高校、企業、科研院所間多方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反哺助力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化實踐能力,幫助更多青年學子的科研成果生根發芽和落地轉化,彰顯了比賽的育人初心和應用導向。
跨越地域協同互動,搭建不同省份交流經驗的“立交橋”。推動區域間均衡發展,著力為東西部省份之間常態化互動交流搭建橋梁,首次建立98人規模的“挑戰杯”競賽指導暨科技創新宣講交流團導師庫,推動東部導師進西部學校交流。依托“挑戰杯”競賽搭建科創交流平臺與達人出彩平臺,面向各省廣泛征集創新推動新時代共青團服務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在“創青春”微信公眾號開設“挑戰杯”專欄,發布各地各校活躍科技創新氛圍、吸引青少年參加科創活動的經驗做法以及湧現出的創新達人事跡,累計發布信息40條,匯編各地、各校開展科技創新工作舉措以及指導教師、參賽學生投身科創事業心得,累計18篇。
首次舉辦大學生科技創新網絡主題直播暨第十七屆“挑戰杯”競賽工作交流活動,吸引600萬人次在線學習,邀請往屆獲獎者、指導教師視頻連線分享收獲,通過微電影形式展現競賽獲獎者學習科研生活圖景,讓大家近距離了解“科創達人”的成長故事和當代青年的科創風采,組織專家圍繞如何紮根中國大地調研並形成高質量的調研成果等開展專題培訓。著力將“挑戰杯”競賽打造為時效更長、覆蓋更廣的教育載體、實踐載體。
無限創新夢,無悔挑戰杯
歷時1年之久的賽程、幾萬字的材料、上百次的演練、無數的淚水與汗水,終於在3天終審決賽答辯後落下帷幕。賽事的結束,給參賽隊員們帶來的不只是緊張後的松弛,更是不舍、成長,是無悔的夢、無限的挑戰。
時間延長,辛苦但值得。“回顧1年多的參賽歷程,概括起來就是非常累,但非常值得”,從開始比賽到結束,沒有哪一步路簡單好走,前進的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無數次的討論、爭執和猶豫。對參賽學生來說,一步步走向決賽的過程,就是一環環解決問題、打破障礙的過程。“臥薪嘗膽,百煉成鋼,描述這兩年一點都不為過,一個差點止步院賽的項目挺到了國賽,它頑強的生命力是我們每個人頂起來的”……經驗的積累、成員的堅持、團隊的力量,讓項目愈發優化、成果愈發有效、答辯愈發鮮活,最終才能交上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線上參賽,隔屏卻專註。從未有過的線上終審決賽形式,讓參賽隊伍略顯手足無措。雖然遺憾無法與其他隊伍、專家評委面對面交流討論,但從賽後反饋來看,更多的學生對線上參賽表示支持與肯定——“線上答辯免去了舟車勞頓,節省了我們適應陌生環境的時間,讓我們能夠把更多時間放在項目本身,專註於準備答辯”。
結果公示,有夢且無悔。“得了特等獎,我做夢都不會想到”“看到結果,有遺憾,有不服,但更是成長,會讓我未來繼續挑戰”“從優秀的老師、同學身上學到的東西遠比比賽獎項本身重要”……在與參賽隊伍交流的過程中,“挑戰杯”讓學生們發出“我的大學真的算是無悔”的呼喊,讓全社會看到大學生為解決國家科技難題而拼搏、開拓、奮進的熱血與激情,讓時代見證青年科技創新帶來的進步與飛躍。
無限創新夢,無悔挑戰杯。時代的發展變化,帶來了“挑戰杯”競賽的自我革命與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挑戰杯”競賽將持續增強交流性,給全國各地大學生搭建開展科研攻關、展示科研成果的學習交流廣闊平臺,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