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聚力全天候 啟航新征程
按下啟航2021的按鈕,這一次,我們朝向一個明確的彼岸:聚力打造“全天候中國教育報”。
置身於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時代大潮,聚力全天候在中國教育報的發展歷程中有著裏程碑式的特殊意義。它不僅是改變一個個版面,更是重塑一種新聞生產和傳播的生態。
這是一個全新的發展藍圖:擁有多種媒介形態和終端的媒介聚合體;具備專業化的內容生產能力,傳播主流價值和主流意識形態;擁有全方位、立體化、縱深型的傳播能力;構建基於行業服務的用戶生態;擁有獨特的專業服務能力和全新服務模式。
這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願景。我們以此為旗幟,集中優勢力量,義無反顧地從四個方面開始“施工”:
完善體系,構築融媒生態。以報紙為龍頭和旗幟,網端微各司其職差異化發展,構建全介質、全渠道、全天候的深度融合傳媒體系。這是一次陣地的拓展,最終實現報網端微融為一體、相互成就。
優化布局,培育新增長點。這是一次報網端微內容布局的全新調整。這次調整,既有傳統內容的優化,突出專業深度;更有適應教育形勢的發展而開發的新的內容板塊。比如,設立黨建、高校思政、民辦教育、智庫、美育、教育裝備等專刊和頻道、欄目,作為未來內容生產的重要領域。
做大影響,聚焦品牌塑造。在“全天候中國教育報”布局下,不同的內容板塊都專註於自己的核心領域,通過轉變生產方式,整合各方資源,聚焦關鍵要素,盡全力生產出有互聯網基因的新聞產品,借力各種媒介和渠道,實現多元傳播。
強化服務,深度連接用戶。用戶的需求就是“全天候中國教育報”的著力點,我們將在專業化的內容生產、平臺化的生態圈層、品牌化的推廣提升、產品化的解決方案等方面探索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新形態,著力解決用戶的需求痛點。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帶著“為教育而鼓,為教師而歌”的初心,堅持“方向性引領、專業化服務”的宗旨,我們堅信,以理性塑造有品質的新聞產品,一個心中有人、有專業性、有服務力、有互聯網感的“全天候中國教育報”將呈現在您的面前。
我們期待,這是一次壯闊的啟程。
《人民教育》:做基礎教育人最需要的媒體
時光像高速列車呼嘯而過。
這已是我們陪伴你的第71個新年。
從1950年的百廢待興,到2021年的全面小康,中國邁入了鼓舞人心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從此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
我們知道,你對高質量教育的渴求,對高質量專業成長的渴求,對高質量精神生活的渴求,將超過以往任何時候。我們只有以更強大的引導力,更深刻的思想力,更貼心的服務力,辦出更高質量的媒體,才能無愧於讀者,無愧於時代。
我們將矢誌不渝堅持“紅色基因 人民性質 教育特色”的宗旨,秉持“方向性引領、專業化服務”的理念,努力打造一流新型主流教育媒體和高端教育專業媒體智庫,一心一意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鼓與呼。
正確政治方向引導是我們的第一要務。我們將以“核心議題”等品牌欄目為載體,在權威政策深度解讀、重大工作部署落實落地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理想信念引導力、辦學方向引導力、全面育人引導力,幫助基礎教育工作者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當好黨的主流媒體。
適應媒介發展需要是我們的創新動力。我們將以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為基點,在原創力、傳播力上下功夫,進一步搭建《人民教育》線上閱讀平臺,拓展傳播鏈條,打造隨時在手的“人民教育”,辦好時代的新興媒體。
做好教育改革服務是我們的職責使命。基礎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專業品質是媒體的立身之本。我們將堅持“頂天立地”的優勢和特色,全方位建設“高端媒體智庫”,在研究宣傳新思想新理念、總結推廣新典型新經驗上下功夫,在推動教育創新最先一公裏、解決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裏等關鍵環節上發揮作用,關註基層的需要,關註需要的基層,依托雜誌、微信和新型智庫產品,疏通堵點、化開熱點、破解難點,為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當好助手和參謀,做好教育的專業媒體。
2021,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來臨。《人民教育》雜誌、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人民教育智庫,三足鼎立,三駕馬車,朝著精品化、專業化、高端化方向進發,願始終與你同行,共同創造美好小康生活!
《中國高等教育》:堅持思想引領 打造主流教育媒體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人類的一場大考,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經受住了考驗。2021年,中國共產黨歷經風雨、在波瀾壯闊的奮鬥中迎來百年華誕。
《中國高等教育》緊緊圍繞建黨百年這個重要歷史節點,深入學習宣傳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系統挖掘高教人在建黨百年的突出貢獻,充分展現高教人在建黨百年的巨大作用。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高等教育》堅持思想引領,與高教管理者和研究者共同成長。“卷首評論”“本期關註”“理論視野”“黨建思政”“大學教學”“高教探索”“高職教育”“域外視角”“高教智庫”等欄目,帶來最及時的政策解讀、最深刻的理論闡述。“微研討”“深度訪談”“高教人物”“創新創業”等欄目,帶來最實用的實踐指南、最豐富的閱讀體驗。
我們精準對標,落實中央部署。“本期關註”等欄目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圍繞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設專欄,深入闡釋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等重大部署,做有歷史擔當的主流教育媒體。
我們聚焦熱點,把握三個邏輯。“理論視野”等欄目遵循理論邏輯,以精準的理論闡釋引導學術方向;把握歷史邏輯,對時代熱點進行深刻洞察;找準現實邏輯,回應高校關切和百姓期待。
我們強化服務,解決實際問題。“調研報告”等欄目,堅持問題導向,開辟以現實需求引領精準選題,切實展現基層的鮮活做法和成功經驗,推動解決基層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我們聚力發聲,打造高教智庫。“高教智庫”等欄目,以敏銳的視角發現關鍵問題,以強大的平臺凝聚各方力量,持續輸出高質量對策建議和戰略分析,為建成教育強國貢獻獨特智慧。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作為理論研究高地,《中國高等教育》聚攏頂尖專家,強化理論武裝,築牢思想根基,從而推動思想建黨、理論強黨。
我們堅信,深刻的思想,永遠是高教人的最愛。建黨百年的高教貢獻,改革發展的高教華章,《中國高等教育》將為您呈上更多的精彩!
《神州學人》:追求高質量 提升影響力
2021年,神州學人各媒體平臺將堅持“神州站位、學人定位”發展新理念,繼續擦亮“神州學人”金字招牌,以“追求高質量,提升影響力”為主攻方向,繼續在留學工作戰線暨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戰線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神州學人》雜誌將以不斷謀新求變的態度,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在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們的態度一貫明確,我們的目標始終清晰,那就是打造一本留學工作戰線暨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戰線的精品雜誌。
2021年,《神州學人》雜誌將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刊物內容,通過“觀察”“封面”“留學”“來華”“人才”“創新”“環球”“人物”“文苑”“智庫”“廣角”等板塊和欄目進行內容設計和選題策劃,並在融媒體報道和新媒體傳播方面作出新探索。
2021年,《神州學人》雜誌將更加突出專業性和深度,向智庫型轉型,實現從融媒向智媒的新跨越。我們將以新產品、新服務體現新能力、新價值。我們將以內容為基石,以欄目創特色,讓新聞作品成為思想作品,讓新聞生產成為文化創新。
2021年,神州學人網將堅持“網聚留學人員”,發出北京聲音,帶動海內外回響。我們要在紀念建黨一百周年、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刻,擔起媒體責任,守正創新,再創佳績。
2021年,神州學人網的新聞頻道將在堅持主線的同時,聚焦對象需求,主動發聲,強化正聲。我們要讓歷史照亮現實,讓現代化目標深入學子心田,鼓舞更多留學人員匯入創新發展大潮。
2021年,神州學人網資訊頻道將重視留學全鏈條,拓寬出國留學服務,貼近在外留學服務,深化留學回國服務。我們要做留學人才及項目供需服務的精品,以優質信息助力留學人員發展。
2021年,神州學人網數據頻道將細磨礪提質量。我們將緊盯5G、大數據,運用最新信息技術成果,加快信息咨詢庫建設,產出更多專業成果,聚合各類平臺,為留學人員提供更多更好服務。
《中國民族教育》:攜手助力民族教育
艱難而不平凡的2020年已成過往,2021年迎面而來。《中國民族教育》雜誌會以一個全新的面貌面對讀者。
在新的一年,雜誌將一如既往,體現“民族特色,教育情懷”的辦刊宗旨,發揮雜誌服務讀者的功能。雜誌會最大限度體現教育性與教育的專業性,服務於整個民族教育戰線和關心民族教育的廣大讀者,重點服務少數民族及民族地區的教育改革與發展,服務廣大從事民族教育工作的管理者、研究者及教育教學一線教師。
雜誌的空間向所有從事教育工作的您開放。我們想傳達一個認識,即民族教育不僅是少數民族的教育,不僅是民族地區的教育,更是中國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國民族教育》承擔特殊使命,圍繞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主線,突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特色,發揮雜誌獨有的凝聚作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滋養,傳承與傳遞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也將是雜誌的特色之一。雜誌的視角將圍繞民族教育改革與發展,關註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鏈條,關註理論研究到實踐全鏈條,體現綜合性服務功能。簡言之,雜誌的內容可以服務於所有從事教育工作的讀者。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大歷史節點。我們將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服務讀者上做好文章,精準定位板塊與欄目內容,緊扣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脈搏,從基層實踐中找經驗、找需求、找痛點與難點;從民族教育研究者中尋找思想與智慧,用更好的質量提升為讀者服務的品質。
新的一年,我們的努力一如既往——把一本好看、有用的雜誌呈現給讀者。我們也需要您以各種方式參與其中,和我們攜手為中國民族教育更好的明天而奮鬥!
《中國教師報》:與一線教師同頻生長
《中國教師報》——1700萬教師的“娘家報”。從創刊之初便秉承“為教師說話,讓教師說話,說教師的話”的辦報理念,始終以“零距離貼近教師”的精神堅持貼地行走,守望課改田野,助力教師成長。“讓中國教育因你而改變”是這份媒體的行動宣言。
誕生於課改年代的《中國教師報》一直以簡約、清新的風格,為教師代言,為課改記事,為教育開新風,努力做“有立場、有方法、有故事”的內容生產者,被讀者譽為“中國課改報”“沒有圍墻的教師進修學校”。
2021,《中國教師報》繼續堅守“教師視角”和“課改立場”,傳播課改好聲音,為教師專業成長服務,為讀者提供全新的閱讀體驗和服務體驗。
2021,在原有“現代課堂”“課改研究”“教師成長”“班主任”“教育家”“區域教育”“文化”七大周刊基礎上,推出“研學旅行”專刊,更好地落實“五育融合”理念。
2021,繼續加強原創報道采寫,以封面人物、溫度、非常教師三個欄目突出以教師為主的人物報道,讓報道具有故事感。
以特別報道、發現課堂改革創新樣本和發現美好課程三個欄目突出課改報道,讓課改報道更具獨特視角。
2021,在推進課改進程上,我們通過舉辦課改中國行、創課進校園、課堂改革風向標年度論壇等一系列高水平公益會議,進一步發現並推介典型課改經驗,發布年度課改觀察報告,繼續推動教育教學深度轉型。
2021,在助力教師成長上,我們繼續以“流程即課程、學員即資源”“輸出是更好的輸入”為培訓理念,升級課改培訓、研發教師閱讀與寫作培訓課程,為一線教師成長提供全新的服務。
生於改革,推動改革,引領改革,《中國教師報》致力於做現代教育的倡導者、課堂教學的引領者,不斷貼近一線,引領成長,服務教師,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誠者行遠,行者常新。
新的一年,我們繼續真誠對待每一篇來稿,真誠辦好每一場直抵心靈的活動,真誠陪伴一線教師過一種專業的教育生活。讀《中國教師報》,做中國好教師!期待越來越多的教師行動起來,我們共同成長在路上!
來源:《中國教育報》2021年01月01日第4版 版名:新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