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報道,湖南某高校一名學生分享了畢業求職的體會,“要避免高不成低不就,正確面對就業期望與現實崗位之間的差距,樹立階段性職業目標,積累工作經驗,為謀求自己更喜歡的崗位創造機會。”這對仍未就業的畢業生來說,是一句很有意義的提醒。
伴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化階段過渡到大眾化、普及化階段,每年的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經濟轉型升級和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給就業市場造成嚴重沖擊。一方面,部分求職者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面臨著就業難題;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單位招不到人、工作崗位虛位以待。造成供需兩端不匹配除了疫情防控需要限製人員流動的因素,也和一些求職者的觀念壁壘密不可分。
教育作為一盞希望之燈,承載著大學生及其家庭厚重的期待;高校畢業生在求職的時候渴望“更上一層樓”,並不奇怪。從學前教育到中小學再到大學,高校畢業生經歷了長時間的求學生涯,個人和家庭在教育上進行了大量的投入;求職的質量直接影響著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渴望“高就”也是一種人之常情。
求職說到底也是一個重新發現和認識自己的過程,需要高校畢業生進行清醒的自我調適,從而在這個社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找到契合自己的價值實現的渠道。那些人人羨慕的好工作,不僅設置了較高的門檻,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會設置一重又一重的門檻。
求職的境遇,本質上是一面觀照求職者的鏡子。如果求職者在求學期間自律自強、努力奮鬥,自然會在求職市場中受到青睞;如果求職者在求學期間渾渾噩噩、混日子,難免會在求職市場中遭受冷遇。高校畢業生應該根據求職的境遇和用人單位的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預期,從而更好地實現供需匹配。
不論是不願意“將就”,抑或幻想“撞大運”,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職者,不願意“先就業再擇業”,不願意去重塑和更新就業觀念,“不管就業市場怎麽樣反正我就這樣”,不可避免會遭遇現實的耳光。那些善於和自己和解、懂得合理調整自己預期的求職者,不僅順利實現了就業,還在實踐中積累了經驗、提升了技能、增長了長幹、磨礪了心態;雖然過程多了一些曲折,但最終卻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不論做什麽工作,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品質不僅關系著數以百萬計家庭的民生,也關系到是否“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人力資源配置,還關系到社會流動的成色與品質。與其“高不成低不就”,還不如更加理性、更加務實;更何況,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求職的起點並不意味著終點。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楊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