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舉國抗疫背景下,教育系統通過半年多的努力,實現了校園內“零感染”,秋季全面、正常、安全開學,這是在全球抗擊疫情過程中創造的奇跡,足以讓世界刮目。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仍面臨很多困難,疫情期間也暴露出很多短板和問題,需要重新審視和規劃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價值與路徑。
審視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三個視角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第一次實現了全體人民生產生活需要得到基本保障。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視角來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根本的變化,突出表現為從單一的傳染病防治、食品安全和環境衛生轉變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文明行為養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不應該僅僅停留在“不生病”,必須把對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實現轉變過來,“衛生靠檢查”的觀念已不合時宜,這是在經濟社會發展基礎還比較薄弱的時候作為最低限度的基礎保障。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要關註學生身心健康,包括科學的健康知識、充足的體育鍛煉、良好的作息和生活學習工作習慣等。
從教育現代化的視角來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已經成為培養學生全面素質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全面素質發展的基礎性環節。抗擊疫情又凸顯了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和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緊密聯系。“五育並舉”要求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從過去強調的讓學生建立良好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洗手、早睡早起多鍛煉等具體行為,發展到提高學生健康素養,把衛生習慣、行為習慣內化為個人素質。
從“疫後”的視角來看,這次疫情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前所未有,值得認真反思。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全新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把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精神概括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20個字,把“生命至上”放在第一位。這幾年又在反復強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用“疫後”的視角來看“生命至上、健康第一”,需從這20個字來理解。
教育系統衛生與健康教育保障體系亟待增強
這次疫情暴露出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非常突出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這與人們普遍的思想觀念、長期的體製機製以及習以為常的對衛生與健康工作的漠視有關系。有些問題是與過去發展階段聯系在一起的,有些還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還有一些是長期存在的體製機製障礙所帶來的問題。
這次疫情暴露了廣大青少年乃至整個社會衛生與健康科學知識和健康習慣的缺失。具體表現在體育鍛煉能力不足、基本健康營養知識缺少、衛生基礎知識缺乏,需要全社會認真反思。如何提高廣大青少年乃至整個社會的健康素質,需要一場移風易俗、推進文明行為方式的革命。
這次疫情反映了教育系統衛生與健康教育保障體系的落後。從課程體系、教材教學體系、師資隊伍體系,乃至教醫結合、學校與社區的結合,以及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其他突發衛生事件的機製和能力都存在明顯的短板。按照學校建設標準,600名學生以上的學校應該設醫務室、配備校醫,可真正做到的很少。校醫保障機製缺乏與校醫職稱上升通道不順暢、校醫待遇偏低等原因密切相關,這都是屬於體製機製的問題。傲世皇朝平台在疫情期間特別是常態化疫情防控後,明確要求每一個學校都要建立與就近疾控和醫療機構的定點聯系,要點對點、人對人做好演練,一旦有疫情立即啟動。
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體系可分成前端、中端、後端。“前端”包括課程體系、教學體系,日常文明行為的養成,食堂、宿舍、廁所、操場等校園公共環境衛生。“中端”是校醫、醫務室,起到承前啟後功能,解決基本問題,及時把專業問題上交反饋。目前“中端”是缺失,“前端”是缺乏。“後端”是應急處置機製保障,抗擊疫情之前應急處理突發事件的反應機製並不完善。
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三條主線
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作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課程設置和教學上實現科學規劃並抓好落實,建立明確的行為規範,落實保障機製。傲世皇朝平台印發的《關於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涵蓋了科學規劃課程、明確行為規範和落實保障機製等內容,這是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面對新時代到來和“疫後”啟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一是科學規範課程。要明確各個學校、年級、學段健康知識的內涵,重新修訂相關教學大綱、教學指南。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從教學內容上來講,要做到“教會”“勤練”“常賽”。“教會”包含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要重新規劃和設計健康知識,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健康教育課程內容體系。在課程體系內,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到大學都要分別有應知應會的內容。要構建一體化的完整健康教育知識體系、行為規範體系和能力體系,包括營養知識、健康生活方式、運動防護與急救知識等。要在大中小幼一體化設計裏製定科學的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發育規律的健康教育大綱和指南。健康教育課程要梳理清楚、講清楚,既面臨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問題,還面臨科學解釋和常識習慣差異的問題。目前比較可行的方式就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做成視頻形式,采用新技術手段如利用VR技術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勤練”才能夠增強體質。體育課要留作業,語文、數學、外語的作業要堅決減下來,體育作業必須加上去,要求每天校內校外各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活動。“常賽”就是每個學生都要參加體育競賽,只有競賽才能錘煉意誌、健全人格。
二是行為的規範。體育鍛煉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健康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改革的第一個目標定位為“教會”“勤練”“常賽”,這是帶動體育文化發展、增強國民體質的重要契機。學生在校園裏學會了專項運動技能,經常鍛煉和參加競賽,等他們走出校園進入社會之後,在社會上也會形成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和體育競賽的風尚。這種風尚從經濟角度來講,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體育裝備、體育產業才能夠真正帶動起來。從社會面貌來講,中國就變成了更為活躍的、運動的中國,中國人的綜合素質和文明行為就會有質的提升。
體育競賽的前提是有共同遵守的規則。孩子們在賽場上學到了什麽,中國的未來就是什麽。孩子們在賽場上學會的頑強拼搏、遵守規則、尊重對手、依靠隊友、勝不驕、敗不餒,在場上自己的位置發揮好作用,還要及時給別人補位,這就是現代社會公民的基本素養。在目前的學校教育體系裏,除了體育競賽,別的任何環節都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目標。推進全員參與的體育競賽是實現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體育鍛煉和競賽要成為必需,這是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和健康生活方式乃至帶動整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此外,要讓保護視力變為常態,衛生習慣要做到強製。倡導文明行為,強製製止不文明不健康的行為。
三要落實保障措施。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保障的“前端”要更精準、更科學,包括科學規劃課程和教學,以及食堂、宿舍、教室、廁所等環境衛生整治。正在研製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裏面關於“中端”也就是校醫的問題,已逐步達成了共識,如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等。“後端”要建立和完善處理突發應急事件機製,保障出現疫情時能夠及時有效地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要求每個學校都要建立點對點的定點聯系應急處置機製,教育、衛生、公安、疾控、社區要形成聯動機製,包括明確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症狀處置流程,要反復演練,疫情過後要能夠常態化固定下來。處理突發應急事件機製過去有,現在需要進一步強化,采取各種措施,把這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作者系傲世皇朝平台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傲世皇朝平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作者:王登峰
來源:《中國教育報》2020年11月28日第4版 版名:體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