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嗶哩嗶哩(B站)發布了一則應景的短視頻,“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很快刷屏網絡。“前浪”們在“激情轉發”的同時,也紛紛替年輕人高喊“奔湧吧,後浪!”然而,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同聲音。
《後浪》是彌合代溝的積極嘗試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4萬多名援鄂醫護人員中,有1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是“95後”“00後”。若放在十多年前,一些人恐怕很難料想到,某一天,那些被他們稱作“小皇帝”的一代人竟成為抗疫戰場上的白衣天使,成為危難當中的真心英雄,成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精神的踐行者。有人感慨地說,疫情中發現“90後”“00後”突然長大了。其實,不是他們突然長大了,而是很多人對他們缺乏足夠了解,疫情中的“現場直播”糾正了固有的偏見。
這也說明,不論時代怎樣變化,精忠報國、經世濟民、舍身忘我、九死無悔等根植於中華兒女血脈中的精神基因終將代代賡續。這還說明,青年人個性的舒展,往往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離經叛道”,嘟嘴賣萌、搞怪誇張,也並不影響他們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向前。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點。一些年長者對青年一代的思維方式、行為表現“看不慣”,有愛之切責之深的意味,但未必都科學和客觀。反之,一些年輕人習慣於對年長者不耐煩,覺得他們老土、落伍,實際上他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傳統價值觀的固守正是支撐社會向前的精神元氣,永遠不會過時。這種各自的固執即是“代際沖突”產生的根源。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曾在她的《代溝》一書中擔憂於“年輕人和年老人隔著一條深溝在互相望著……”當今,我們正處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代際沖突”的存在恰恰說明時代正在發生著偉大變革,我們要做的就是揚其長避其短,努力達到和諧發展的新境界。
《後浪》的特點就在於以欣賞的眼光去解讀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以贊美的態度去理解年輕人的精神世界,以誠懇的致敬去嘗試與年輕人談心溝通,以時代的變化為年輕人加油鼓勁。期待這種真誠談心能夠增進兩代人互相理解、互相欣賞、互相尊重,促成“青絲與白發共勉、春華與秋實交輝”,推動“前浪”“後浪”在時代的長河中惺惺相惜、美美與共,共同乘風破浪。
(作者李思輝,原載《光明日報》,有刪節)
這波“前浪”為何沒能激起“後浪”?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同樣是在“B站”,有無數上傳者發布了有關疫情方面的自製短視頻,“為什麽現在不能開學”“為什麽你還買不到口罩”……內容從科普、數據分析到思想傳播、意見發布,不一而足。很多優秀作品在得到主流媒體的轉發後,迅速達到“10萬+”的閱讀量,獲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在這些年輕人的傑作中,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後浪”們早就超越了許多“前浪”的預想,在更自如地運用時事新聞、新興技術在開辟著一種觀察社會、改變社會的方法與角度。許多時候,老一輩人已經無須教授年輕人如何去吟唱一首童謠,年輕人已經在利用這個時代賦予他們的歌喉,高歌著屬於自己的“流行曲”。因此,在充分認識到“後浪”們的蓬勃之力後,我們更應當做的是在看到了兩代人的交往之“道”後,去考慮如何把握這其中的交往之“術”。
疫情期間這種良性的傳播點撥了我們,要真正將道理、觀念說到年輕人的心坎裏,其實不妨從青年人的“有為之事”入手去傳播。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以小見大,既能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如今的“後浪”之高,也能讓更多的年輕人煥發出奔湧向前的動力,在一眾“後浪”的聚集之下更加直沖雲霄,從而美美與共,避免唱獨角戲。從這個角度上講,“前浪”不必愁嘆“夕陽無限好”,而“後浪”亦無須抵觸來自“前浪”的指導。在這個嶄新的時代背景下,唯有讓“後浪”借“前浪”之力,“前浪”乘“後浪”之勢,這兩股浪潮方能凝聚合一,共同成為奔湧的巨浪,助推整個社會不斷迎接新的時代挑戰。
(作者陳之琪,原載《新京報》,有刪節)
沒必要揪著 “失真”不放
《後浪》是一個青年宣傳片,但也是B站的一則品牌廣告。這意味著,它的目的是樹立自身品牌形象,展現潮流優質的產品內容,讓更多的人看到其是作為優秀青年聚集地的文化社區存在的。《後浪》在呈現主體上的選擇,恰恰更能實現這個宣傳目的。如果它選擇展示的是一個每天頂著黑眼圈和社會、家庭、工作壓力去還房貸車貸的青年人的生活,與現在這支宣傳片相比,哪個能更容易激起用戶的情感與熱血,答案一定是後者。
《後浪》的傳播語境是五四青年節這個特殊節點,其內容策劃者需要的,是更具熱血青春代表性的,並與其平臺特性相符的人物故事。因此,他們選擇了展現B站獲得成就與認可的上傳者的追夢精神,並將之代入五四運動青年精神這個大語境中,來反映自身是一個有活力、有精神、有價值的平臺。正如有網友所說,“B站”製作方的目的很顯然是在凝聚共識,而非呈現真實。如果忽視製作方的目的,忽視其精神層面的作用,一味地批判它沒有展示真實的“後浪”,這就脫離了語境,毫無益處。
相比於抓著《後浪》的“失真”不放,汲取其精神鼓勵是一種更利於自我的選擇。《後浪》的視頻內容,的確沒有展現占比更多的普通年輕人的現狀,但是,筆者更希望,它所傳遞的勇於追夢、不言放棄的精神,可以激勵每位努力為學業奮鬥、為事業拼搏、為社會貢獻的人。
(作者郭佳棟,原載紅網,有刪節)
來源:《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11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