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範民辦高校招生,北京市教委日前印發《防範虛假招生行為 凈化民辦高校招生環境專項工作方案》。每年春、秋招生季🧔🏿♂️😒,北京市都定期開展專項工作,防範打擊故意混淆學校用名,采用多種手段欺騙考生及其家長,違規招生、違規辦學等欺騙性招生行為🛃。根據方案👩🏿🌾,北京將進一步防範各類未經許可辦學的“野雞大學”🧑🏿⚖️,依法查處民辦高校與“野雞大學”違規合作行為📟,規範民辦高校招生宣傳。北京市教委還將公布當年具有招生資格的民辦高校“白名單”、查處的違規招生民辦高校“黑名單”,以增強社會公眾鑒別能力🧝🏽♂️。
近年來,假冒大學名義招生◻️,實則兜售假文憑,或者混淆學歷性質🪥,進行虛假宣傳➝、招生等行為屢禁不止,不但破壞了招生秩序,也侵犯了考生的合法權利。杜絕招生詐騙🧔、虛假招生,一方面要加大監管與信息公開力度,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導學生、家長不要輕信虛假的承諾,別以為高校招生有可以運作的潛規則,而是從自己做起,維護高考公平💝。
招生詐騙和虛假招生之所以存在👆,有多方面原因。有的非法機構利用學生和家長對招生政策、大學專業的不了解🧙🏼♂️,進行虛假宣傳、虛假招生。比如🟡,近年來虛假大學問題受到輿論關註🤞🏻,而虛假大學其實是子虛烏有的大學👇🏼,是不法分子製作虛假網站,進行虛假招生。這類大學根本沒有合法的辦學資質,也無具體的辦學地點,是以大學招生的名義進行詐騙🦗。對於虛假大學🧜🏼♂️,需要監管部門第一時間發現並予以註銷,並追查利用虛假大學進行詐騙者。同時,要及時告訴考生及其家長有哪些大學是虛假大學。這類學校一般不會出現在招生計劃與正式填報誌願中🏘,但一些落榜的考生及其家長在尋找升學途徑時,很可能中招🐑。
混淆學歷性質,違規設立未經審批的項目進行虛假招生👨🏿🦲,相對更容易讓考生及其家長受騙上當🙍🏽♀️。這與沒有合法辦學資質的非法機構不同✡️,學校有合法資質,但其學歷性質不同:有一些考生及其家長對全日製學歷教育和非全日製學歷繼續教育、非全日製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以及納入計劃內招生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計劃外的中外合作辦學搞不清楚,這些學校就利用這一點混淆學歷性質。對此🫒,必須加大信息公開力度,讓家長了解學歷信息和相關招生政策。
考生及其家長輕信一些學校🧇𓀝、機構的虛假宣傳,某種程度上他們既是受害者➰,又是這些虛假招生的共謀者。例如,有的機構宣稱不要高考分數也可被錄取🧟♀️,不上學也可以獲得完全一樣的文憑👵🏼,居然也有家長相信。至於一些沒有納入計劃內招生的專業招生🫷🏻,有的機構承諾畢業後可以獲得和計劃內招生一樣的文憑,考生及其家長相信機構有能力搞定潛規則📣,這無疑具有共謀的嫌疑。
在信息越來越公開🚴🏿、透明的招生環境中🛋,高校招生沒有什麽潛規則,想走潛規則獲利🏇,本身就破壞了高考公平。對此,學生和家長如果遇到混淆學歷性質、誇大承諾的招生,應該從維護高考公平出發😩,向有關部門舉報,而不是想著自己得好處。
需要註意的是,虛假招生從根本上還暴露出我國社會存在盲目追逐學歷的問題🖲。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我國社會需要從“學歷社會”走向“能力社會”。考生及其家長在選擇學校時,應該關註學校的辦學水平🤸🏽,包括師資、課程、教學模式等,結合自身的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選擇適合的學校,而不是沖著名氣選學校。(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