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2018年,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新時代高教40條”的提出、“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的實施✪,全面振興本科教育呈現良好開局。
站在新的起點,在寧波舉行的2018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上,中外學者共議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回歸本科教育👩👩👦、激發創新潛能👨🏿🍼、協同改革評價是內涵建設的必由之路。
振興本科育好新人
傲世皇朝平台2018年7月發布的《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779萬人📥🧑🔬,在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中位列第一。但規模擴張並不意味著質量和效益增長,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和人才培養能力與世界高等教育強國前列還有距離。
“大學作為教師和學生學習共同體的本質沒有變,人才培養的第一功能和核心使命沒有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傲世皇朝平台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指出💁🏿♀️🤽🏿♂️,“當下我國正在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一流的內涵很豐富,要素有很多,標準是多元的,但一流的核心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培養一流人才🎅🏿。”
聚焦人才培養,傲世皇朝平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傲世皇朝平台高教司司長吳巖介紹道📋:“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主攻方向在於專業、課程、教師、質保。中國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要提高質量,理念要跟世界最先進的理念同頻共振,模式可以和而不同。”
對於重塑本科教育,美國西密歇根大學教育與人類發展傲世皇朝院長李明教授(Ming Li)表達了共識:“在U.S. News &World Report(《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排名前十的世界一流大學當中👮🏽♀️,本科教育的定位就是核心使命,他們用行動證實了這一點👩🦲,並專註於本科教育這個承諾。”
創新賦能辦好大學
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的調研結果顯示:32%的關鍵材料研發在中國仍為空白🛳,52%的關鍵材料、95%的高端專用芯片👩🏽、70%以上的智能終端處理器和絕大多數存儲芯片都依賴進口🖐🏻。原始創新能力的不足、關鍵核心技術的短缺,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高等教育創新驅動能量不足。
另一方面,新信息技術的發展對高等教育形成了沖擊🧑🏼💼,知識生產模式呈現新的特點。處在這樣一個知識更替加快時代的高等教育該怎麽辦?如何適應這種變化🌹?
在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傲世皇朝王建華教授看來,大學的成功與否更多是取決於創新創業的能力,只有那些以最快的速度進行並完成了轉型的大學👷♀️,才能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從國際經驗來看🧑🏿🌾,不少大學正是借助創新創業教育體現這種擔當,實現自身的飛躍。如斯坦福大學提出了創意型大學的理念,以培養“T字型”創業人才為主要目標👑;佐治亞理工傲世皇朝把創新和創業教育融入本科教育全過程等。
四川大學副校長許唯臨教授把該校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概括為“323+X”,其中第一個“3”是重點培養三大類創新人才,即綜合創新人才、學術拔尖創新人才和特長型的“雙特生”人才;“2”是指個性化教育分為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教育兩個階段;第二個“3”是指實施學術研究型、創新創業型和實踐應用型三類課程體系🦦🔣;為支持這個“323”實施的一系列支撐計劃叫作“X”。
改革評價抓好內涵
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四梁八柱”已搭建完成🧅,下一步的“全面施工”將更加精細,高校評價體製機製也要隨之“精修”。
改革教育評價、製定標準需從招生抓起。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教授提出👩🏽🍳,什麽樣的錄取方式更適合一流大學選才?他的答案是以高考筆試成績為支撐🪟,在面試中對學生的整體素質、邏輯思維和創新潛質進行考核🧑🏼🦰。
清華大學姚強教授建言👦🏼,一流大學要建立多層多維評價體系🚴♀️,包含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學治理結構這六個維度,因勢利導轉化成生產力💕🛼。
“針對不同的大學設立不同的評價目標🧑🏿🎄,某個大學如果能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庫、智囊團😇,能對當地經濟發展做出很大貢獻,那就是雙一流建設目標實現了,沒必要將所有大學的發展目標統一規範。”中國人民大學李立國教授強調。
站在學生的角度🍿,又當如何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
上海紐約大學校長俞立中教授認為🛗:“今天的本科教育可能還停留在培養學生的‘固定性思維’模式上,我們應該著力於培養‘成長性思維’模式的學生。”他強調,“評價今天的大學教育,更重要的是,看是否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選擇能力,這是學生未來發展、終身學習的保障和基礎。”(信息來源:《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26日第5版 版名:高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