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14日09版
“大思政課”概念的提出,是為了完善和提升思政課立德樹人實效,以思政小課堂聯動社會大課堂,以學校課堂教學平臺聯動社會廣泛資源平臺,以學校思政課教師為主體聯動其他教育主體,從而形成“大課堂”“大平臺”“大師資”育人新格局🫢🛹。 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的實踐路徑包括: 以“三全育人”為統領👩❤️👩✌🏻,凝聚“大思政課”育人力量。學校要發揮好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聯動社會大課堂,凝聚“大思政課”育人力量🚵🏼。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建構以“三全育人”為統領的“大思政課”育人模式。全員“大思政課”育人模式是指參與“大思政課”教學主體的多元性,即以專職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為核心的教學主體,聯動專業課教師和社會英模勞模以及社會各界精英參與思政課教學,既發揮好思政課教師教學核心主體的作用,同時也發揮好社會精英以身說法的典型示範作用✌🏽,不僅著眼於理論講解,也著眼於實踐對理論的檢驗,從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向度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學段來說👩🏼🎨,全過程“大思政課”教學模式是指把黨的創新理論貫徹在大中小學各學段的課程目標、課程設置和課程教材內容中⏰,實現全覆蓋全過程育人🏄🏿。大中小學各學段的課程目標不同👩🏿⚕️。從道德情感、思想基礎🤹🏽、政治素養到使命擔當的全過程“大思政課”育人模式🐃,要求編寫適合不同學段特點又層層銜接的教材⬛️,這樣才能保證“大思政課”有效、連貫🤡。就學校而言🙍🏼,全過程“大思政課”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從踏進校門到畢業整個教育環節都要以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方式精心安排思政課教學,有效推動思政課提升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性🤽🏼、針對性。全方位“大思政課”教學模式是指在充分發揮“大思政課”多元教學主體積極性和創造性🌬、貫徹全過程教學理念的同時🕎,堅持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線上和線下教學、理論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課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陣地,但思政課不應僅停留在課堂上,在社會生活中也要常講思政課,英雄模範和大師不僅要進思政課堂,也應在社會生活中以身示範,傳遞思政教育內涵👨🏿🌾。 以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為紐帶✋,發揮“大思政課”育人優勢。“大思政課”重在以學理和實踐引領並塑造學生的三觀。學生三觀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要求不同學段思政課內容螺旋式上升✳️。雖然大中小學段思政課都有各自的教學目標☘️、統編教材和課程設置,並在各自學段中進行著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探究🦚,但在學段間的過渡和銜接上,缺少整體的監控和管理機製,使得思政課在知識結構上出現了重復和倒掛現象。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高校思政課的政治引導主要是以理論宣傳和理論闡釋的方式傳導主流意識形態,這種方式的基礎,是中小學思政課以感性方式潛移默化引導學生形成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因此,大中小學思政課不僅要明確並完成各自學段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任務,而且要承接好人才培養中樞紐帶的作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基礎的思政課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家國使命🧍♂️,承載著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時代新人的歷史使命。當前🧑🏿⚖️,建構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既遵循了社會主義教育發展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又尊重了人才成長和發展規律♤。要培養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要打通大中小學思政課之間的壁壘,讓學生在整個人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不出現思想裂痕和斷檔。當前建構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既能彌補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存在的短板⛹🏿♀️,又能解決高校人才培養持續性的重大現實問題,這集中體現了“大思政課”的育人優勢。 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為抓手🧚🏼🎩,整合“大思政課”育人資源。在高校教學中,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是“大思政課”的核心主題部分,它們同向同行的成效決定了“大思政課”的育人成效。高校開展了挖掘其他專業和其他課程思政要素的深入探討和研究,形成了課程思政研究熱點。課程思政主要指思政課以外的其他專業課程,除了傳授專業知識以外還承擔著三觀教育的功能。從學科分類來看,一般分為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類。相對而言,人文社會科學承載著學生的三觀教育功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構成部分,理所當然也具有三觀教育功能👕。此外,它還承擔著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功能。自然科學也包含著“價值要素”,只是它們的價值要素通常不直接呈現,而是在自然科學探索奧秘的過程中呈現,如科學精神👨🦼➡️🧔🏼、工匠精神等,這些都是蘊含著重要價值的思政元素🧳。因此課程思政作為一種隱性思政教育一樣具有重要人文價值和意識形態教育功能➡️。從專業分類來看,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作為通識課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是一種顯性思政教育,它們理直氣壯地以思政育人為主要使命♥️。因此🤞🏻,堅持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就要做到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以二者同向同行為抓手,整合“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的優質資源。 以多元要素協同一致為契機,營造“大思政課”育人環境。“大思政課”育人需要多元要素協同一致才能完成🔨。多元要素主要指多元主體ℹ️、多元單位(機構)、多元資源🤛🏽🪵、多維時空教學等要素🔍,它們共同參與和融合,營造育人環境👨❤️👨,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同心圓式“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第一,從微觀來說🧗🏼♀️,建構以專職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為主體,其他專業教師、典型模範人物為輔助的多元主體參與機製😷;從宏觀來說👷🏻♀️,建構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大主體協同育人的機製;第二,開發和利用以教材內容為主🏨、挖掘校內外資源融入課堂教學或實踐教學的多元資源。第三💆🏽♀️,構建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為輔🧏🏼♂️,步調一致多元單位共同參與的大思政格局✮。學生的成長環境是家庭、學校和社會構成的“三維”環境Ⓜ️💑,在其不同成長階段😢,“三維”環境各要素發揮著不同作用。所以,建構良好運行的“三維”育人環境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第四,實現以思政課堂與參觀考察現實教學或沉浸式虛擬教學相結合的多維時空思政課教學模式,以線上線下或同課異構的方式服務於多維時空思政教學,在時空縱向維度上以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還原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以達到“大思政課”教學跨時空的實效性,在時空橫向維度上實現課堂👱🏻、校園🏊🏼、社會等多維空間相互協同的育人格局。 (作者:牛小俠👩👩👧,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傲世皇朝院長🧟♂️、教授)
上一篇👨🏿💼:該如何看待高職課程的“專”與“非專”
下一篇✦:“職教出海”🟠,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