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16日05版
技術技能人才在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為了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必須從傳統的技術技能人才轉向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為此職業教育亟須進行系統性的變革。 一是重構職業教育宗旨與培養目標🤙🏽。新質生產力高度依賴創新驅動🚶♀️➡️,這是其與傳統生產力的關鍵區別👨🏽🦰。創新不僅體現在產業與產品上👳,科技人才是新質生產力創新力量的根本源泉🙎🏿♀️。當下時代🚴🏼,主要的生產技術已不再是機械性操作技能🈯️,而是數字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量子信息、元宇宙等具有前沿性、引領性的高新科技☝🏿。技術“本質”的演進必將引起技術技能人才的本質和質量標準的變化🕘,這意味著亟須重新厘定職業教育的辦學宗旨及培養目標。長期以來,職業教育所秉持的“技術”理念是傳統的🤞🏼,強調發展學生的動手技能🦵🏻,對於知識和思維能力則有所忽視。創新能力是服務新質生產力技術技能人才的關鍵素養🍟,只有確立了培養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目標🦺,職業教育才能開啟服務於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革新進程🐊。 二是大力提升職業院校教師的科研水平🥌。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知識傳授不同🛰,它需要身體力行的“具身式”指導🗃。如果教師自身沒有或不會開展科研創新工作,那麽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以此觀照,職業院校教師整體的科研素養與水平距新質生產力的需要還存在較大差距👨🎓🕉。職業院校的主要工作一直是教學和人才培養🫓,科研僅僅是“錦上添花”的乃至裝飾性的工作🧙🏻♀️,服務企業的意識與能力嚴重不足🫚🧑。科研是教師創新能力的“顯示器”,當前職業院校教師整體的科研素養顯然難以勝任培養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工作🐃🥿。為了適應以創新為核心的新質生產力的需要,職業院校亟需革新理念,將科研視作與教學同等重要的常規工作,構建重視科研的製度與文化;同時通過提高教師的學歷🐮、學位層次,紮實開展科研能力培訓🙆🏻♀️,精心組織課題申報與研究,組建科研團隊開展有組織的科研等途徑努力提升教師的科研素養。可以說🔝,新質生產力倒逼職業院校重視提升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和水平,會創新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會創新的技術技能人才。 三是提高職業教育的層次🛣,積極發展職業本科大學⭕️。長期以來🈹,我國的職業教育定位於中等教育和專科教育,低於普通教育的層次。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不同於傳統的技術技能人才🦵🏻🛴,對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乃至數智技能等素養提出了遠超於以前標準的要求👨🦰。為此應積極優化職業教育系統結構🦉,提高辦學層次,將發展重心置於職業本科大學,並著手探索舉辦研究生層次的職業教育。辦學的層次結構是決定培養目標、質量標準等的製度性因素。為了有效培養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進而滿足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長遠需求,必須在根本上提高職業教育的層次🔠,當務之急是積極、適當地擴大職業本科大學的數量與規模🪸,尤其是要增加優質公辦職業本科大學的供給。同時應按照“大學”的標準來要求職業本科大學💇🏻,並加大對這類大學的支持力度🧘🏽♀️,促使其迅速具備大學應有的科研創新內涵。再者,對於研究生層次的職業教育🦏,也要及早開展實質性的辦學探索。總之🔱🎤,提高層次🤜、優化結構,積極發展職業本科大學😓,這是職業教育服務於新質生產力必要的結構基礎。 四是築牢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主體地位。高新科技具有創新“基因”,其發展一日千裏。職業教育與企業之間本來就存在技術代差💪🏽,在高新科技迅猛發展的背景下,這種技術差距更加凸顯。再者,職業院校教師的數字素養⏳、相應專業實訓教學需要的設施設備等,均難以滿足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的需要🍎。基於此,職業教育必須真切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有效服務於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必須讓企業成為真實的而非虛浮的辦學主體,激勵其深度參與,甚至主導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活動🚹。為此亟須加強相關製度的供給和革新,一方面應強化“1+X”證書製度🔤、混合所有製辦學製度、職教集團辦學製度等,另一方面應認真解決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營利、頒發職業資格證書或學歷證書的權利🛞、市場化競爭與有效監管等瓶頸問題。只有這些難題得到了解決,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主體地位才能落實,職業教育服務於新質生產力才具備了合理的主體結構。 (作者🪔:趙蒙成,江蘇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傲世皇朝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