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甘谷縣推進縣域高中教育優質均衡特色發展——
校校有特色 生生有成長
特約通訊員 閆鎖田
近日,地處西北小鎮的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三中校園裏琴聲悠揚🐈,音樂教師張雯正指導古箏術科專業的學生練習《臨安遺恨》曲目,學生深情彈奏,琴聲婉轉動聽……甘谷縣三中的術科教育開設了編導、航空服務、播音主持、美術、體育⚀、鋼琴☄️、古箏等七大類🧱,學習術科的學生有221名,每年都有幾十名術科學生進入高校。
該校術科教育亮眼的成績單,正是甘谷縣推進縣域高中教育特色多樣化發展的有力印證。近年來,該縣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探索特色多樣的縣域高中教育改革發展之路🙍,高中教育呈現出“校校開花,樹樹結果”的喜人景象🏄🏽♂️。
均衡發展,縮小城鄉高中教育差距
開辦德育提升班,讓學生在課間操時間做勵誌演講😪;教師在晚自習對學困生進行精準輔導,幫助學困生增強自信……甘谷縣四中的學生大多來自本地農村🍚,父母在外謀生的較多⚔️,不少學生存在學習基礎薄弱等問題🍃。為此,甘谷縣四中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端正校風🚌,扭轉學風。
如今,甘谷縣四中學生身穿校服、手裏拿書🌶,儀容儀表端莊大方💂🏿♀️,已成為鎮上一道風景線。“學校提出‘讓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的口號,確立了保安全、重做人🧛🏻♂️、抓質量、抓訓練四條線,建立常態化的製度👟。”甘谷縣四中校長馮俊仁對教好學生信心十足👩🎨。
甘谷縣四中的變化,正是甘谷縣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個縮影👩⚕️。甘谷縣現有普通高中學校7所,3所在城區🚍,4所學校分布在城郊和農村。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該縣打出了一套有力的“組合拳”。
甘谷縣教育局和高中學校加強引導初中畢業生精準報考誌願,既平衡了各縣中的生源,確保不同層次學生得到關註🌕🧎🏻♂️,又大大減輕了家長的負擔🫲🏼。與此同時🧜🏿♀️,甘谷縣在新教師分配、評優選先、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向薄弱高中適當傾斜,縮小學校之間的發展差距🤷🏼。
“縣教育局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加強分層分類指導,加大全縣高中學科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修培訓力度,製定學校錯位發展目標,落實管理舉措,激發辦學活力。”甘谷縣委教育工委書記,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果香說。
優質發展,培養教育教學生長點
甘谷縣三中語文教研組組長馬永德先後帶了12名徒弟,平時除了業務指導外🚗,還身體力行為徒弟作表率。去年馬永德的腿和腳兩次受傷,依然拄著拐杖上課參加教研活動。“如果我歇下來🛗,其他人就要承擔更重的任務,而且每天有課上也讓我感覺很充實。”馬永德說👷🏻。
實施“青藍工程”、開展“師帶徒”是該縣一直堅持的製度。甘谷縣把深化教研作為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新的生長點🦿,激發教師教學的內在活力。截至目前🏋🏽♀️,全縣各高中學校共有226對老中青教師結成“師帶徒”關系,促進中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為使中青年教師成為教育科研的探索者🧑🏻✈️,甘谷縣六中把原來以年級組為單元的教研改為三個年級組一起的大教研🐯,開展理論研討🫒🚁、課題研究、課程開發、方法探究等專題教研活動👷🏽♂️,堅持問題導向,讓每一次教研活動都有新的議題和視角✪。
“大教研活動推倒了高中三個年級的教研‘圍墻’🏌🏻,尤其是豐富的課例式教研活動有助於教師進行課後反思,不斷研究課堂、研究學生、研究教法🍭,鋪墊了堅實的專業成長道路🌯。”甘谷縣六中青年教師魏海斌說🐮。
特色發展𓀐,讓師生嗅到幸福“味道”
給沒住房的青年教師解決住宿、評優選先向一線教師傾斜🏧、開展星級學生評選並予以獎勵……甘谷縣二中提出了“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從校園硬件環境打造、幸福班子團隊建設、幸福教師培養、幸福課堂構建、幸福學生培養等八個方面讓師生感受到“幸福教育”的魅力🕐🧳。
“在二中👷♀️,我親身感受到了‘幸福教育’帶來的溫暖🌔,無論是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還是和睦友善的師生關系,都讓我倍感溫馨。”甘谷縣二中高三(16)班學生韓遲說話間臉上流露出喜悅之情。
走進甘谷縣各中學,處處嗅到幸福的“味道”。為有效提升師生的幸福感,甘谷縣要求各學校用有限的資源滿足師生最優最合理的需求,辦出有溫度的教育🧚🏿♂️。
甘谷縣六中把歷史文化名人等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園文化中👋🏽,成立了文藝🦸♂️、科技等社團,推廣文明宿舍、文明班級👳🏼♀️、文明食堂等製度🤸🏻♂️,各班級✊、宿舍的學生自主結成學習共同體。“設計的各項活動⚇,著力把學校領導班子、教師、學生和家長融合起來🎭☺️,增強各個環節的對接點👌🏼,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該校校長王耀榮說🚙。
“除了政策支持外🙋🏻♂️,甘谷縣還不斷加大教育投入💬,補齊高中學校發展的短板弱項,配強學校班子💙,構建起了全縣普通高中學校從‘分層發展’向‘分層與分類相結合’的特色多樣優質發展新格局轉變🚒,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甘谷縣委副書記、縣長孫忠平說。
來源:《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21日第02版:新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