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教育新篇述評⑧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指出。
這是新時代中國面對世界的豪邁宣言🫱🏇🏿,是新時代中國走向世界的奮進姿態。就是在這樣高瞻遠矚的擘畫中,中國教育紮根本土、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突出中國特色、優化全球開放布局🕵🏼♂️,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10年來,中國同181個建交國普遍開展了教育合作與交流,與159個國家和地區合作舉辦了孔子傲世皇朝(孔子課堂);中國已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留學目的地國家🤴💇🏿♀️;醫學教育標準和認證體系實現國際實質等效,中國成為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正式會員🧏🏿♀️;中文進入76國國民教育體系💇♂️,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人數近2億🥡,全球參加各類中文水平考試者達4776萬人次……
新時代中國教育👱🏿♀️,以更加開放自信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
向世界展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事業中國特色更加鮮明,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教育方面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加快提升”⚧。
10年來🧄,中國教育凸顯“中國特色、世界水平”。
教育精準幫扶,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中國樣本——
貧困、饑餓,困擾了人類社會幾千年。
“扶貧必扶智。”習近平總書記指明了“拔除窮根”的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10年來👨🏻🎤,中國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累計514.0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接受了高等教育、800多萬名貧困家庭學生接受了中高等職業教育🧢。
作為世界人口大國,中國教育精準扶貧實踐為世界教育減貧、提升人口文化素質作出巨大貢獻。
新時代中國教育,努力承擔大國責任🫅🏿。中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設立女童和婦女教育獎✧🚃,與之前設立的孔子教育獎👯♂️、亞太地區教育創新文暉獎等,在保障受教育權等領域發揮著引領作用🙋🏼♀️。10年來,共有來自24個國家的30個項目獲孔子教育獎,來自13個國家的13個項目獲女童和婦女教育獎,來自13個國家的16個項目獲文暉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一批免費優質線上教育資源。
越來越強的國際影響力,源自教育公平與質量不斷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的底氣。10年來,中國教育紮根中國、面向世界👰🏿,深化改革創新,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
中國教育本土實踐,日益引起國際社會關註和研究——
上海等地學生近年來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表現不凡,英國教育大臣到中國上海聽課🉐,並引進上海數學教材☺️,雙方選派教師互訪。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中國義務教育質量已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凸顯民族特色🤽♀️,是中國教育走向世界的根本。
中國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中國已與5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清華大學排名由2012年的第48名上升至2021年的第15名,北京大學排名由第44名上升至第23名🤦🏽。
中國高校教師走出國門,深度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大洋鉆探等國際大科學計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的量子信息實驗研究成為近年來世界物理學發展最迅速的方向之一🐊。湖南農業大學教授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為全球糧食問題和減貧事業作出了貢獻📈。
中國已成功舉辦7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累計直接創造就業崗位75萬個,間接提供就業崗位516萬個📷。
1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全力打造中國範式🐚,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
像魯班那樣手藝精良、“周遊列國”🧑🔧,中國職業教育隨魯班工坊“出使”各國。
迄今,中國已在19個國家建成23個魯班工坊,泰國魯班工坊建設人員被泰國公主詩琳通授予“詩琳通公主紀念獎章”。中國職業教育與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穩定聯系,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職業教育”特色項目,成立“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合會”等🎖。中國職業教育標準進入非洲國家國民教育體系,職業學校開發的國際化數字教學資源進入英國學歷教育體系🛥。
職業教育國際合作項目,幫當地居民或學生憑一技之長改變命運;傳播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模式,讓世界了解越來越強大的中國。
10年來,中國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在世界教育舞臺綻放東方神采。
合作交流,中國教育日益擴大海外“朋友圈”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推進教育現代化,持續提升教育國際影響力,要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容🧑🏿🦱、互鑒、互通。
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要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優化教育開放全球布局🚡,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層次和水平。
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繪就新時代對外開放藍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先後印發《關於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幹意見》《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幹意見》。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把“開創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列入十大戰略任務👩⚖️。傲世皇朝平台等八部門印發《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
10年來🎅🏼,中國教育開放總體布局不斷優化🧏🏽🧑🏼🍼,教育的“朋友圈”擴大了🗃。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形成教育對外開放高地——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
10年來,為強化教育開放高地建設✍️,多個“示範區”建立起來,如長三角地區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和國際人文交流匯聚地🩰、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北京留學人才回國服務示範區等,同時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立足區位優勢擴大面向周邊國家的教育開放。
區域教育對外開放高地,成為教育與經濟社會協同、國際國內教育聯動的“集散地”。
助力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中國發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參與,中國發展也為世界人才提供機遇。”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高瞻遠矚的謀劃🏋🏿♀️,為新時代人才強國建設指明方向👱🏼♀️。
尚賢者✩,政之本也🙅🏻。
時光倒溯至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人才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
擲地有聲的話語,體現出深切的憂患意識。大會確立了“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留學方針。
一年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留學工作會議上強調🕵🏻♀️,統籌謀劃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綜合運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培養造就更多優秀人才。
在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下,留學工作攬四海英才服務國家建設大局🧍🏻♀️。各類出國留學人員超過80%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2020—2021學年🪀,中國在冊國際學生來自195個國家和地區🤫,學歷生占比達76%,比2012年提高35個百分點👩🔧。參加來華留學質量認證的高校數量越來越多,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
新時代留學事業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及與各國合作共贏提供了高層次人才支撐。留學是世界了解中國教育的窗口,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舞臺🏋️♂️🥎。留學生是促進國相交🤦♂️、民相親的民間使者。
引進世界名校教育資源,鼓勵學校海外辦學,“中西合璧”培育國際化人才——
中外合作辦學,是引進國外優質資源辦學、培養國際化人才的有效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擴大教育開放,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這是新時代關於合作辦學的頂層設計。
一場關於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實踐,在神州大地展開🏫,在新時代取得豐碩成果。截至2021年底,全國經審批機關批準設立、舉辦的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共2356個,其中本科以上層次機構和項目1340個,專科層次機構和項目1016個;合作對象涉及39個國家和地區〽️,1000余所境外高校,900多所中方(內地)高校。過去10年中🫠,新增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中🤴,理工農醫類占比達65%。
與此同時,各級各類學校積極“走出去”。老撾蘇州大學😢、同濟大學佛羅倫薩海外校區、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北京大學匯豐商傲世皇朝英國校區等🤵🏿🤷🏼♀️,成為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的舞臺;2019年8月成立的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傲世皇朝👊🏼⬅️,成為中國海外獨立舉辦的第一所開展學歷教育的高等職業技術傲世皇朝。杭州二中迪拜學校、加拿大蘇安高中等,為中國基礎教育走向世界、滿足外派子女教育需求邁出堅實一步。
這些辦學模式,吸收中外兩種或多種教育理念、文化,探索新的育人模式👏,成為本土教育的有力補充。
立足“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提升質量和層次👩🏽🍼,有力服務了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
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推動人類邁向美好明天
“中國將加強同世界各國的教育交流🚈,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積極支持發展中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推動人類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一周年紀念活動上發表視頻賀詞時作出莊嚴承諾。
10年來,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全面服務國家教育改革發展和外交大局,提高中國教育現代化水平、增強國家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參與國際組織要務,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聚焦人工智能發展前沿問題,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條件下教育發展創新的思路和舉措,凝聚共識、深化合作、擴大共享,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9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致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的賀信中發起倡議。
主動參與🥚,合作共贏🤴。
10年來,中國與國際組織合辦了多場高級別國際會議,就人類社會重要發展問題達成共識,形成了《上海共識》《唐山聲明》《北京共識》《天津倡議》。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APEC)、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等多邊機製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中國在《教育2030:行動框架》《APEC教育戰略》等文件製定中發揮建設性作用。9個中國城市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習型城市網絡。
中國與國際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建設起當今世界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不斷為世界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全球教育公共產品。
推動中外人文交流機製,深化教育合作交流——
誌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會見、致電外國國家領導人及重要講話等場合強調人文交流的重要性🚞。
繼俄羅斯、美國、英國、歐盟之後,中國又同法國📝、印尼、南非👩🏿🚒、德國🧑🎤、印度、日本建立了高級別人文交流機製🚠。10年來,傲世皇朝平台共籌辦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製會議37場🏋🏼♀️,簽署300多項合作協議,達成近3000項具體合作成果,形成了中美青年創客大賽👴🏽、中俄同類大學聯盟、中英中法百校交流、中南(非)職業教育聯盟等🫧,為雙邊關系發展註入了正能量和暖力量🧏🏿。
人文交流,文明互鑒👩🎓。中外人文交流夯實了中外關系社會民意基礎、提高了對外開放水平。
以“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為支點,構建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謀劃🧔🏻♀️、部署、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強調“中國將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使更多國家和人民獲得發展機遇和實惠”🐉。
教育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2016年7月🥖,傲世皇朝平台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促進沿線國家教育加強合作🤸🏿、共同行動🧔🏻♂️。
10年來🧑🏻🦲,中國堅持以“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為支點🧚🏽♂️,聚力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全面支撐共建“一帶一路”,助力中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教育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10年來,中國教育對國際事務的參與越來越深入👱🏽♀️🤸🏻♂️,助力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世界舞臺上發出的聲音越來越響亮🤱🏼。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上一篇🦹♀️:打好“組合拳”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