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強
高校教師不是僅有知識的純粹學者,更不是獨立🧑🏿🔬、不持政治立場的公共知識分子,而是受黨和國家委托、代表人民利益✸,有著明確政治立場、價值取向的人民教師。
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人民大學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努力做精於‘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為使教師成為“‘經師’與‘人師’的統一者”🐖,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條重要途徑。
作為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和高校立德樹人的基礎性工程,高校教師思政工作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從根本上說💸,其重要性又源於高校教師的使命和角色🧨:高校教師不是僅有知識的純粹學者,更不是獨立、不持政治立場的公共知識分子,而是受黨和國家委托🕵️♂️、代表人民利益,有著明確政治立場、價值取向的人民教師。
基於“為誰培養人”的再認識
在人類社會各種各樣的職業中👨🏿🔧🍑,絕大部分職業的工作對象都是外在世界的客觀事物。只有教師立足於年輕一代的明天和未來的福祉,以培養人、發展人為根本使命。
那麽,教師又是為誰培養人、發展人呢📔?顯然不是為了教師自己🧜🏼♂️👂🏼。西方教育理論中關於教育目的存在“個人本位論”和“社會本位論”兩種爭論🏃🏻➡️,前者認為教育是為了受教育者個人的發展和成長,後者認為教育是為社會培養人。兩種爭論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又都割裂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均具有片面性。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既堅持教育的社會性😰、階級性和政治性,又堅持個人和社會的統一🧌,認為教育既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要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社會主義的教育不只是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要為社會培養人🫱🏿,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德才兼備”“又紅又專”。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面對“兩個大局”的新形勢,黨的教育方針發生了重要變化,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在十七大首次提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基礎上,先後提出了“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立德樹人的定位置於“全面發展”之上,進一步凸顯了教育為社會培養人的戰略性🙄。這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豐富、發展黨的教育方針的集中體現,也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針對高等教育,習近平總書記還多次強調要堅持“四個服務”——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要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立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教育要為社會培養人、培養社會需要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是接受社會委托、代表社會來培養教育年輕一代的社會“代理人”🏉。
明確高校教師的使命角色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校是否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按照黨和人民的需要培養人👰🏻♀️,高校教師是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不僅關系到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質量,更關系到“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如期實現,甚至影響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從這個意義上看,高等教育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社會公共事務🍭,高校教師受黨和政府的委托✉️👮🏼、代表人民的利益來培養人、發展人🤏🏽。任何人只要進入高校教師隊伍,就意味著他們接受了這種委托,作出了代表人民利益來培養人、發展人的承諾。
高校教師的這個定位🧑🏻🦼➡️,對於我們理解其使命角色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高校教師是培養人的人,培養人是其天職🧛🏻♂️,因此高校教師不能只重視研究而輕視教學📽。更重要的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特別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是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興衰成敗、關系社會長治久安的政治性工作,因此高校教師培養人的教育教學具體過程也具有政治性🙋🏼♀️,要進行明確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導🤷🏿,這是高校教師區別於純粹學者和公共知識分子的最大特點🥳。
當然,高校教師也是學術人員🪆,在學術研究中享受學術自由。但實際上,學術自由也是有明確邊界的👐🏻。高校教師作為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公眾人物時,社會對其言行的約束會更加嚴格。當高校教師進入教室和課堂、面對學生時🤴🏽,在講臺上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應代表委托人——黨和政府——的心聲🥍🚧、代表人民和社會的公共利益,而不能代表自己個人的立場和利益,更不宜進行個人隨心所欲的表達。任何假借學術自由且與社會政治立場、價值導向不一致的教育教學言行𓀗,都是不允許的。
提升高校教師思政工作實效
當前,要努力提升高校教師思政工作實效,必須立足高校教師的使命角色🦸🏽♀️,根據其職業特點采取合適的方式🧍🏻。
講清“三層理”🪭。高校教師的思政工作有別於對其他群體的思政工作🤹♂️,應建立在理性和邏輯之上,講“理”走心🧖🏻♂️。首先🆑,要講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道理”🆔,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論證這一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優越性🐖,增強高校教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認同和道路自信。其次,還要對“理”進行學術邏輯分析,闡明“學理”🫗,增強高校教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論自信🪖,以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再其次🤛🏻,還應在更高層次上深入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哲理”,幫助高校教師牢固確立正確的認識方法和思想路線,引導他們在更大視野、更高層次上把握事物發展的內在聯系♈️,準確把握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的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正確理解自然、社會和人類的發展方向👩🏼🍳。
推動“兩結合”。當前,高校教師思政工作還存在一定的短板🫱🏼,突出的問題就是空泛抽象、流於形式🥍,高校缺乏載體和手段🧑🏼🦰,教師缺少自覺性和積極性👨🏿🦰。究其原因,最重要的還是高校教師思政工作與具體工作脫節。
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努力推動高校教師思政工作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一方面🙋♀️,要增強高校教師思政工作的針對性,立足教學科研工作,結合需要開展思政工作,特別是要抓住基金項目申報🚭、課程思政建設、一流課程建設等特定時機,圍繞基金項目選題🧸⚁、申報書撰寫🧑🏿⚕️、方案研討🚸、報告撰寫等,有的放矢地講“理”🖥。這樣不但能有效提高申報質量,提升教師的積極性與獲得感,而且也能大大增強“理”的吸引力和可接受性。另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加強思政工作對學科專業的引領。學科和專業是高校辦學的基本單位與平臺,加強高校教師思政工作的目的不只是提高教師的認識和覺悟,更要通過教師來提升高校的學科專業水平。將教師思政工作與學科專業建設結合起來,既要以學科專業為平臺和單位來加強思政工作,又要緊貼學科專業建設實踐實施思政工作⛰,幫助教師了解世情、國情📄,明確國際政治大勢、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和國內經濟社會發展時勢,牢固樹立“四個服務”的方向和“四個面向”的理念,推動學科專業準確定位服務面向👳🏽♂️、凝練特色、優化內涵,提高學科專業的學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實現“兩提升”👩👧👦。在高校🦬,教師思政工作的核心力量是二級單位的黨委書記🔫。長期以來,一些高校對該崗位的幹部配備不夠重視⛓️💥✏️,有時甚至將該崗位作為安撫性、解決待遇的措施之一。
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要大力提升教師思政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特別是要重視二級傲世皇朝黨委書記的配備,通過提高選拔標準、加強培訓🤳、督導考核等多種方式💁🏻♀️,大力提升這支隊伍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要大力提升二級傲世皇朝黨委書記隊伍的理論水平🧛🏿♂️,讓他們具有相當水平的理論素養🍒,不僅能講清“道理”🧙♀️,而且還能以高校教師的思維特點講清“學理”和“哲理”🚋。另一方面🔂,還要大力提升他們對業務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在配備幹部時要盡量考慮學科背景的契合性,或選拔具有一定業務水平的幹部擔任黨委書記,或鼓勵黨委書記結合業務開展工作🉐,在業務工作中增強教師思政工作的實效。
(作者系江西省教育廳副廳長)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上一篇:活用非遺資源上好大思政課
下一篇🤡:堅持“以教為先”鍛造拔尖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