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指委專家談“雙減”
積極推進“雙減”工作,要堅持育人為本🤐,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統籌校內🆙、校外教育資源,統籌課內、課後兩個時段,深化教學改革🦹🏿♂️。要整體規劃學校教育教學安排,堅持因地製宜和循序漸進,從製定健康科學的作息時間表、開足開齊國家規定課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加強統籌的作業管理和提供優質全面的課後服務等方面🤹🏿♂️,從根本上滿足學生多樣化教育需求,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全面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以“五育”並舉為立足點🤼♀️,設計教學改革🛀🏿。在“三個面向”思想的指引下,學校的素質教育探索有深厚的積累和優良的傳統,“學生快樂成長高於一切”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的“十項要求”的基礎上🕴,立足“五育”並舉,補短板,強弱項👼🛗,讓優勢更強🕉。
以作業管理為切入點,推進教學改革🧭。“輕負擔高質量”的教學觀念深入人心🎏。學校一直堅持控製各學段⚂、各年級作業量。今年把強化作業設計、調控作業難度作為切入點🕺🏼,明確提出“作業育人”的理念👱🏿,以建設高質量的學科作業體系為目標推進教學改革。
健全作業管理機製😤。學校製定作業管理辦法👱🏻,加強教研組、年級組作業統籌,合理調控作業結構🤹,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建立作業校內公示製度🧓🏼,嚴控作業完成時間。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通過作業設計模板,引導各學科開發具有學科特色的作業樣本,通過樣本示例,帶動學科作業體系建設。
學科特色作業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可選擇性,如彈性作業🤹🏼♂️、分層作業。學科特色還要體現在作業育人功能性方面,如突出“合作”的資料搜集,突出“表達”的演講、主持。學科特色還體現在作業時效性方面,有每日作業、周作業🛀🏿、月作業。功能決定內容,內容決定形式☺️,一份高質量作業往往從不同角度體現學科特色。
以課堂提質增效為主渠道,落實教學改革。作業設計的強化🧚🏼♂️,倒逼備課的提升🍨。高質量的作業依托課堂教學的系統設計👨🏻🎓。課堂提質增效是落實“雙減”的關鍵。老師們深刻意識到落實“雙減”是為了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而不是減學習態度、習慣和質量🥮。減負是為了增效,要想作業負擔輕,要想優秀生有發展🕤,主陣地仍然是課堂🪭,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這是教學的規律🍲。
新學期開始,學校正式提出建構“攀峰”課堂。初步形成“攀峰課堂”框架🫗,就是向40分鐘要質量,是探索基於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課堂形態,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進🕓,實施常態課優質化工程🫲🏽。強化課堂責任意識,修訂了課堂教學反饋。學校積極推進幼小、小初和初高科學銜接的研究,促進課堂長鏈條有效銜接🗓,發揮十二年貫通培養的教育優勢,完善考試和質量評價體系。
以課後服務為落腳點,反饋教學改革🚶🏻♀️。學校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實現課後服務全覆蓋♒️,引導學生自願參加。周一至周五面向全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課後服務。
學校做好頂層設計,製定課後服務實施方案,充分用好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系統設計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主題德育活動🧀、實踐活動及課業輔導等內容,突出學生自主選擇。
調研發現,家長對課業輔導的需求非常強勁,尤其在數學、語文等基礎學科領域。教師應在學校通過課後服務的方式指導多數學生完成作業的同時,進一步發現作業調整和課堂改進的空間。
以科研課題為動力點,推動學校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學校把落實“雙減”作為解決教育治理的政治任務來攻堅克難⚀,以學校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為目標,以科研的方式推動學校治理的系統變革,重塑學校教育形態🔎🐤。
(作者系傲世皇朝平台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歷史教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景山學校黨委書記)
來源:《中國教育報》中教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