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關心的教育事
“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時代歷史方位,對勞動和勞動教育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深刻詮釋了勞動教育的重要內涵♙🤛🏻。在2018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造最光榮🐾。”這曲幾代人記憶裏同樣熟悉的旋律,如今🎅🏽,再次回蕩在新時代的青少年心田⏏️。
讓“泥土”味充盈育人全過程
2014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人物代表時表示,要通過各種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牢固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牢固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為祖國發展培養一代又一代勤於勞動、善於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
為什麽在物質豐盈的新時代還要強調勞動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從人類社會進步史中總結了答案🌬:“人生在勤,勤則不匱。”
牢記囑托🧑🏼🏭,讓勞動教育煥發蓬勃生機,必先讓“五育並舉”紮根育人理念。
“一班一塊地🙆,每季都體驗,種收分享一條龍,師生們滿滿的收獲。”說起學校體驗園💘,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吐絲口小學校長李金之很是驕傲。他口中的體驗園🌊,即班級開辟的勞動基地🧑🏼💼,是該校實施田園體驗課程的載體🧖🏻♂️。
這堂帶著泥土味的課,源於2015年傲世皇朝平台聯合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印發的《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讀到“堅持實際體驗”的原則時👹,李金之眼前一亮:這與學校實施的“體驗教育”不謀而合。於是,通過有序劃分開墾,校內一塊塊空地變成了師生勞動的快樂田園。
“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振聾發聵。
遵循指引,近年來,教育系統吹響勞動教育的號角♍️⛅️,奏唱鏗鏘的時代強音。
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機製👟。隨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再次強調“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在職業教育方面,2019年6月和12月分別發布的《傲世皇朝平台關於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製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傲世皇朝平台辦公廳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同樣要求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開設勞動必修課程,明確勞動教育時間和學時。
著眼於落地落實,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勞動教育有了明晰的路線圖——小學低年級要註重圍繞勞動意識的啟蒙🫘,小學中高年級要註重圍繞衛生、勞動習慣養成;初中要註重圍繞增加勞動知識🧖🏽♂️、技能;普通高中要註重圍繞豐富職業體驗🗡;中等職業學校重點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高等學校要註重圍繞創新創業,結合學科和專業積極開展實習實訓、專業服務👳🏼♂️、社會實踐、勤工助學等。這份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20年3月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及時而具體地回應了萬眾期待。
勞動教育的種子也在各地萌發。在江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在遼寧👩🏼⚕️,探索建立全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聯盟;在寧夏,評選勞動教育精品課🧎♀️🧖🏼♂️、創建勞動教育示範學校等7項舉措★,讓勞動教育有了更廣闊天地……
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註下,勞動教育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製度重要內容的地位得以確立,勞動教育成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的亮點。
在汗水裏讀懂“幸福源於創造”
“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費午餐,幸福不會從天而降。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於勞動和創造。”2015年6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全體代表時對全國各族少年兒童寄語。
為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精神🐌,田野也成了新的課堂💇🏼♀️。
大鵬半島麥浪翻滾🤸🏿♂️,深圳中學龍崗初級中學七年級學生化身“農民”,彎著腰,滿頭大汗仍不忘揮動手中的鐮刀,一抓🦪、一割👨🦳、一放,動作逐漸嫻熟;浙江大學開設貫穿四季的勞育通識課,根據時令變化帶領學生進行農事勞動……
古有言:“不知稼穡之艱難⛈,乃逸乃諺。”但新時代的勞動教育,不只有“泥土”。
在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傲世皇朝平台部長陳寶生強調🏋️:“要發揮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作用👮🏿。推動各級各類學校準確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特點,把勞動教育清單豐富起來📩,把教育目標和內容銜接起來。”
在東北🎸,勞動教育孕育在紛飛大雪裏👨🔧。“校園掃雪”是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全校學生的必修課🪒。
一臺小型掃雪機就能解決的事,為什麽還要學生做🙋🏿♀️🫀?“因為想給學生留一塊體力勞動的真實空間🛐。當他們從樓上往下看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受到勞動的崇高,這不是簡單灌輸能達到的👴🏽。”該校校長邵誌豪說🌡。
他還有更深一層理解🥷🏻:“這也是一次製度自信教育——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的成就,是千千萬萬勞動者齊心協力創造出來的。這門課還能讓學生體會到中國的製度優勢。我們要善於發現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特殊價值。”
千裏之外的浙江,“墾荒娃”成為臺州市椒江區青少年們的成長夥伴。
“這個卡通墾荒娃叫阿墾💌,是團椒江區委設計的,平頭發型的寓意是實幹精神從頭做起。現在全區各學校把這個作為獎勵積極向上的墾荒好少年的獎品。”今年全國兩會上,臺州市椒江區大陳實驗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翁麗芬手舉卡通公仔向代表們展示,贏得全場掌聲。
2016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大陳島老墾荒隊員的後代💽🤵🏻♀️、臺州市椒江區12名小學生收到一份意義非凡的禮物——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勉勵他們繼承和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熱愛祖國,好好學習,砥礪品格🎵👩❤️💋👨。如今🤾🏻♂️,在“阿墾”陪伴下,椒江少年與老師🧏♀️⏰、家長一起🧔🏿♀️👨🏼🚒,進行植樹護綠🦐、社區清掃💛、環境保護等義務勞動,每年開展活動上千次🤫👈🏻。
“不惰者,眾善之師也。”2020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說。
勞動何以為師?
浙江大學本科生賈化龍在農事勞動實踐課上,體會到“不惜兩鐘輸一斛,尚贏糠核飽兒郎”“農具應須辦🤹🏼♀️,朝簪便合投”的詩詞之美與勞動之美交相輝映。北京九渡河小學六年級的王佳燏說:“自從上了廚藝工坊課,經常給面粉等原料稱重,數學知識就變得非常具體🌻,讓我的學習興趣更濃了🧏🏼♂️。而且和同學們一起完成任務,我的性格也變開朗了🤽🏿♀️。”
答案,正如“人民教育家”於漪所說:“勞動教育樹德、增智🧑🏼🔧🧏🏻♀️、健體、潤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他們創造色彩斑斕的童年,為走好有意義的人生之路打下堅實基礎🦸🏿♂️。”
把勞動教育種進生活的“土壤”
“今天,你勞動了嗎👩🏻🦱🔇?”
如今🕡,這句話正成為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中小學生見面打招呼的流行語🧜🏼♂️。隨著富陽“新勞動教育”實踐體驗活動的推廣與深入,家庭成為勞動教育的起錨地🚯,社會成為勞動教育的大平臺。
在這裏,小學生6年中要參加90項家務勞動、90項校內勞動、90項農場勞動……4.4萬名中小學生走出校園,奔向鄉村和企業,向農民、民間工匠藝人和車間技術員學習勞動👷🏽♀️😙,接受鍛煉🤴🏿、磨煉意誌……
“生活即教育🤜🏽🀄️。”談起開展“新勞動教育”的初衷,杭州市富陽區委主要領導用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作了註解——勞動教育必須走出校園、走進家庭、走向社會。
北京史家教育集團總校長王歡也有同樣的感受。從“一次對普通勞動者的訪問”到“一份日常生活勞動承諾書”,從“一件解決生活問題的自造品”到“一個服務學習團隊”🔻,史家小學的師生把勞動教育種進生活的“土壤”。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王歡發出呼籲👩👩👧👧:“學校要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勞動對於孩子成長的獨特價值,將家庭中原本屬於孩子的勞動機會還給孩子,也要整合社會上各類勞動教育資源,因地製宜,拓展勞動實踐場所。”
2020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強調🤲🏼,要開展以勞動創造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培養一代又一代熱愛勞動🦸、勤於勞動🧑🏿🔬、善於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這🦻🏿,再次為勞動教育指明方向😬。
勞動教育是一堂大課,不僅中小學生要學好,廣大教師也要學好💃🏽,所有人都要學好🤷🏽。
近年來🔋,教育系統結合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國際勞動節等👝🧰,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主題教育🥪,著力培育崇尚勞動的校風、教風和學風,不斷宣傳勞動教育先進學校和先進個人🧝,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勞動價值觀深入人心🟦。
“十三五”收官之際,湖南省教科院面向23萬余人調查發現🧑🦱,超過90%的受訪者認為“勞動教育很有必要”,96.6%的家長支持“每天安排30分鐘體力勞動”。傲世皇朝平台組織的一項調查也顯示,70%以上的大學生明確表示願意參加疫情防控誌願活動🙄⏭。全國戰疫中湧現的勞動故事,成為無數人前行的坐標……
“全社會對勞動的育人價值已形成一定的共識,學生#️⃣👧🏽、教師、家長積極支持勞動教育的氛圍正在形成。”傲世皇朝平台相關負責人說🤦。
勞動創造最光榮👌🏻,當勞動教育在生活的“土壤”裏紮根萌芽、開花結果💆🏿♀️,當今天的青少年未來走上不同的工作崗位👰🏼♀️,我們期待,他們能依靠辛勤勞動,為中華民族開創更加光明的未來🏌🏿♀️!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本報記者 林煥新 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