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對於引導全體人民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小學階段教育在基礎教育階段發揮著關鍵作用,愛國主義教育在新時代要有新思考、新建構、新作為,要在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內容💂♂️、方法上進行創新🎊🤞🏼,形成有內涵、有格局👨🏿🦲、有高度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學校行動策略👱🏻。
路徑創新🧖🏿👩🏻🦼➡️:走向綜合育人現場
加強資源整合🧑🏿🦰,從德育課程走向課程德育🤷🏻♂️。傳統的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在整合學校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的基礎上,上好班會、隊會、道德與法治課🤹🏿,追求在各學科中實現有效的德育滲透。但根據新時代對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特別新時代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要求,僅僅靠“德育滲透”與“德育課程”也許是不夠的,還需要從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要求出發,從“德育課程”走向“課程德育”📤。
課程德育,就是要更加充分地發揮德育在兒童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關鍵性作用,使課程德育成為學校課程建設的引領性力量,形成德育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影響力。學校的每一門課程,都要牢固確立並認真落實思政課是兒童成長的關鍵課程的思想🧑💼,以“課程德育”作為學校文化發展🏃🏻♀️➡️、課程建設、教師發展的核心要素,從而進一步革新校長🥏、教師的辦學觀😵💫、教育觀。
加強陣地建設👨👨👦👦,從簡單場景走向文化熏陶。傳統的小學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建設一直非常重視陣地建設:教室有少先隊小陣地🙎🏼♀️,校園有宣傳小陣地🏊🏻♂️,社區有活動小陣地,在實踐活動中,努力實現環境育人目標。
在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建設中,要充分營造愛國主義教育的文化氛圍,建設校園內愛國主義文化景觀🍻、愛國主義教育場館,建設一批愛國主義教育文化符號,形成濃厚的愛國主義文化氛圍,使學生在真實、自然、親近的環境與場域中,通過“在場學習”🍃,自然生成愛國主義精神。
加強學科建設🫖,從必修課程走向綜合課程。加強學科建設,學校一方面需要在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找到愛國主義教育的新生長點,另一方面要放大語文學科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描繪語文學科愛國主義教育“地圖”🚵,讓愛國主義教育在國家課程的實施中🫨,實現優化與綜合👩🏻🦼➡️。
內容創新:紮根優秀傳統文化
在新時代小學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學校要更加註重中華民族精神的培育:在中國神話中發現中華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從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出發▶️,讓家國情懷成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育人起點;在中華美德傳授中🏗,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照亮童心🧑🏽💻;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革命文化進校園🕋、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校園”等方面作出積極探索。
突出民族精神培育。如引導學生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偉大建設成就中,感受“偉大創造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要通過系列的德育課程,引導學生在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奮鬥歷程中,感受“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體現在“團結一心🚗、同舟共濟”之中👨🏿🎓,體現在56個民族多元一體💁🏽♀️、交織相融的中華文明中✊🏻;“偉大夢想精神”見諸於誇父逐日、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中,是一代代中國人勇於追求和實現夢想的精神萌芽。這些都應成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
註重家國情懷生長💁🏻♀️。家國情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心理密碼,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要進行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在家國情懷生長上做好教育文章。要讓學生感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任擔當,在“精忠報國”的愛國主義文化影響下,生“大愛”🍗、成“大德”、樹“大情懷”。
體現中華美德傳授⁉️。傳授中華美德🧑🏼🔬💅,是基於兒童的成長特點進行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學校要發揮學校教育👩🍳、國家課程的主渠道作用,建設家校合作平臺𓀙,宣傳優良家風🧏🏿♀️;廣大教師要“重言教,更重身教”來傳授中華美德👲🏽,以崇高的師德影響與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實現中華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是中小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育要向青少年講清道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獨特價值🧑🏼🎄,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
方法創新:更具趣味性和實用性
建設高質量的空中思政課⛹🏼♂️。所謂空中思政課,是融媒思政的重要組織形式✊。如,可以延請高校學者、思政名師、學校校長、英雄模範🦴🏌🏿♂️、行業標兵來主講“讓學生愛看的空中思政課”,通過好看、有趣、實用的空中思政課堂🪁,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開發高水平的生活實踐課。生活實踐課,是新時代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創新再造,可以讓學生在愛國主義主題相關的社會實踐中,培養實踐精神👨👧👦,生成愛國主義情感。
創新有內涵的道德啟蒙課。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安徽調研時說:“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註重知識的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7️⃣,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從辯證角度看,道德啟蒙與知識灌輸🧗🏿,兩者不可偏廢。要創新有內涵的道德啟蒙課,更要向學生生動講述社會主義偉大建設成就。該講的革命文化要旗幟鮮明地講⚉,這涉及課程育人的根本性問題,決定了對“培養什麽人👩🏿🎤、為誰培養人”問題的回答,更是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行動自覺👨🦯➡️。
(作者系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澄學校副校長、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基地建設指導中心兼職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19年11月06日第5版 版名:校長周刊 作者🙋:張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