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高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培養高職學生精神成人和學生匠心方面有著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獨特作用。
以價值為軸心,確立高職思政課新使命。
價值觀在人生中處於核心地位。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和敏感時期𓀖🦊。思政課的終極任務🙅♂️,就是要解決好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因此,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要不斷地對青年學生進行引導❤️、明確導向,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高職思政課要對高職學生發揮引領作用,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目標🤜🏻🧛🏻,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人生價值評價,引導學生努力實現人生價值,使學生一入學就找到人生定位,一入校就“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入職就立誌做一名光榮的無產階級勞動者和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高職思政課要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開展好“中國夢”“我和我的祖國”“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職教報國”等主題教育,講好傑出校友、全國技術能手、知名工匠的故事和勞動帶給他們的榮光。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教育身邊人,使學生汲取道德滋養,更加明確自身價值,明白此生“應當如何”;通過找到發熱發光源泉🚣🏿♀️🌸,使學生感受道德風範,形成道德認知;通過提升個人道德修為,自覺抵製各種錯誤思潮,養成良好道德;通過發揚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的鐵人精神🧈,努力實現人生價值,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做國家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以信仰為引領,確立高職思政課新導向。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青年時代樹立的正確又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一生奮鬥的風向標🌅。青年學生心中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腳下才會有力量。高職思政課要在學理上給學生講通講透理想信念的理論要義🛄,在實踐中講活講新革命信仰的故事傳承,使學生們懷揣科學理論指南針🏸,找到前進的方向。高職思政課尤其要理直氣壯地講好社會主義思想源頭和歷史演進🥰,講好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偉大實踐歷程,講好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偉大成就,講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的最新成果,講好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偉大實踐中取得的寶貴經驗,從理論上🥇、思想上、釋疑解惑上下功夫👩🏻🍳,厘清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提高思政課堂成色,提升思政課堂抬頭率,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真正引領學生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幫助學生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只有思政課教師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能去教化、感化和育化學生✌🏻。因此,年輕的思政課教師要去主動彌補國情了解不深的實踐缺陷😽🗒,跨界的高職思政課教師要去積極加強教學能力的專門訓練。高職學校要努力改進教師評價體系🧛🏿♂️,明確課堂教學的政治底線,引導教師將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註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
以融合為手段,確立高職思政課新思路。
高職思政課要有溫度、有情懷🔬、接地氣,才能深入學生心靈,因此,高職思政課教師要學會融合🌖。要融合新的教學方法🙌,推進案例式🧑🏻🎨、探究式✌🏼、體驗式、互動式教學🧟♀️,堅持灌輸與啟發、顯性與隱性、主體與主導教學方法的相統一,使高職思政課“活起來”🏖,實現高職思政課入腦🫅🏼、入心🙇🏿♂️、入行動👨🏽🦱🤓。要融合新媒體技術,構建“兩微一端一快一抖”網絡育人新模式,用好基於優質在線資源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用微課、微信📉、微博等信息技術打造網絡精品課程⛔️、示範課程、特色課程,多角度全方位將思政課打造成“配方”先進、“工藝”精湛💁♂️、“包裝”時尚的金課。要融合社會實踐,建立健全實踐教育和校外實踐鍛煉製度🤌🏽,使學生在實踐中錘煉,在實踐中感悟🫕,在實踐中感動,走紅軍路👩🏽🍳、吃紅軍飯🏄🏼♂️,參觀紅色紀念館,形象生動地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在石油基地、航天基地等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形成石油精神、航天精神、工匠精神。要融合“三下鄉”活動🎩,使學生理解國情、社情、民情,並結合自己的體會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講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新成果,在基層高質量發聲、高分貝講好高職故事🚶🏻,展示高職新形象◼️,做一個踐行者和傳播者,使人民群眾了解高職🫵、認同高職。
(作者單位:西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傲世皇朝)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