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教育輿論場,似乎特別熱衷於塑造家長群體的“苦情”角色。近日𓀊👩🏼🦳,有家長向媒體痛訴“六宗苦”💔,感慨“現在的教育簡直要把家長變成超人”。其實這並非什麽新鮮調子,只不過把一些家長的抱怨做了一下總結而已。然而🚨,家長再苦能有孩子苦🐀?這就引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孩子的受教育之路有沒有可能一直甜甜蜜蜜、不用吃苦,孩子快樂、家長輕松?
家長抱怨的“六宗苦”,無非是輔導孩子功課壓力大💣、培訓班花錢多、老師讓家長啥都管,等等。更有甚者,還有媒體熱衷於炒作“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累出病”這類故事,大搞悲情敘事,撩撥家長負面情緒🚃。平心而論🤽🏼⇾,當前不少家長輔導孩子功課的確比較辛苦,但是否也要反思🩶:一是當年自己讀書苦不苦?二是對孩子的學業是否真正關心,還是只想坐享其成🤯,等著孩子給自己一個足以炫耀的成績?
當下中小學生的父母以70後👩👩👦👦、80後為主🟡,當年他們接受教育時面臨的社會競爭環境📻、教育發展程度與現在都不可同日而語。有的家長總喜歡拿過去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狀況與現在做對比💇🏼,其實哪有多大可比性呢✴️?且不說教材在變、育人理念在變、考試內容和形式在變,更關鍵的是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在變💂🏿♂️,今天的學生想要未來在社會上立足、取得良好發展,就必須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積累較以往學生更多的知識、培育更全面的素養。
教育如人生🐭,註定五味雜陳;苦,是其中的味道之一🍁,經常出現,甚至是留給每個受教育者的主要記憶🧜🏻♂️。幾乎沒有什麽人接受教育的過程是一直輕輕松松🛀🏼、充滿甜蜜的。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進的過程🫴🏻🪈,就是克服重重阻力👏🏽、迎難而上的過程🙍🏼♂️,怎麽可能一點不苦🫃🏼、不累?
即便是天賦異稟的學生,假設他(她)在受教育過程中缺少苦的體驗🤴,即便其學業表現較為優異,也說明他(她)並未付出足夠努力,或多或少浪費了自己的天賦;而努力不夠,無論天賦如何🤚🏼,都難以達到自我感到理想的人生狀態👰🏿♂️,取得應有的成功。成功於不同天賦、際遇🧻、原生家庭背景的人而言😩,標準並不相同🐩,即便就單個人而言,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也有不同尺度🚶♂️。在受教育階段👩🏼⚖️,衡量學生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就是學業表現,然而不論是考試成績還是綜合素養的提升,都不可能輕松獲得◾️。
有的家長喜歡拿某些國家的“寬松教育”或“快樂教育”作為例證,指出這些國家的孩子學業非常輕松♍️,平時根本沒有多少作業🤏🏼,都是在玩中學、學中玩,考試也很少。但這些家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最近,有媒體轉載了一篇名為《西方寬松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會分層》的文章,在教育圈引發較大反響🧑🏼🌾。文章指出,某些歐美國家的公立學校教育看起來的確要求寬松,但問題在於,公辦校的學生大多來自工薪階層,家長選擇公立校的主要原因,並非希望孩子一路快樂成長🥎👧🏽,那些而是支付不起私立校昂貴的費用🙅🏻♂️。在公立校學習得輕松快樂的中小學生🍵,未來很難考入名牌大學,謀得一份理想工作⏩。
與此同時👩🦲,出身富裕階層的孩子正在私立校接受嚴苛的精英教育👭🏻,其學業壓力未必比中國同齡人小,甚至更辛苦。文章認為,在學校教育的提前分化中,歐美國家悄悄完成了社會分層。是國內一些家長看不到👨🏿🚀、想不到或不願正視的層面。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非名校畢業生不招,還特別看重第一學歷✉️。老生常談的學歷歧視現象背後,是社會上根深蒂固的用人偏見。盡管這種用人觀念多年來屢遭批評,但依然難以扭轉眾多用人單位的固有思維🥛。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社會上對高學歷和名校的追捧,正是當下教育焦慮情緒流行的根源。來自社會的壓力層層向下傳導🈷️,就有了備受詬病的幼兒園小學化、家長為孩子瘋狂報培訓班等問題👵🏻。
這就是無數家長和學生要面對的現實:學業上的成功與精神✢、肉體上的輕松愉悅,如魚與熊掌難以兼得。走在教育之路上,從來不會只有鮮花和蜜糖相伴👩🍳,更多的會是荊棘和奮鬥。(信息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楊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