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近1627萬專任教師,他們躬耕於51萬多所學校和幼兒園,支撐起擁有2.7億在校學生的世界上最龐大最復雜的教育體系,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這支宏大的教師隊伍朝氣蓬勃、充滿活力,中青年教師是這支隊伍的主體,年輕是其顯著特征🤼。根據2017年的統計,普通高校、中小學教師中45歲以下的教師分別占69.8%和70.5%。當前,這支年輕的教師隊伍正處在職業發展的關鍵期。抓住職業發展關鍵期,讓青年教師盡快成長起來,是我國教育的希望所在。抓好這個職業發展關鍵期📅,就要堅持師德與師能齊抓共進。
師德,是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古之師,把傳道放在首位👨🏽🏭。今之師,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從肩負的使命、崗位的職責出發看待教師隊伍的師德和素養👆🏽。在學生眼裏,教師的言和行都是可以學習的,所謂“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習近平同誌一再要求教師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做到師德高尚🚵🏻。師德高尚的基礎是對學生有仁愛之心,沒有一顆仁愛之心🧑🏽✈️,就不可能盡到教書育人的責任🐈⬛,不可能成為好老師。正因為如此,師德也是教師職業發展的恒久動力。每個教師都要從擔任教師的第一天起自覺錘煉🉐🚵🏼♂️、身體力行📥,執著於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在職業發展關鍵期更要“正冠系扣”、培育品格、提高修養🧜🏻,自覺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師能,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基本要素。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勝任工作的必要條件。現在🏄🏿,教師隊伍執教能力不足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教學內容偏舊、教學方法偏死成為頑瘴痼疾;教師的認識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等教學基本能力有待提高。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學習的內容大大豐富,信息時代的到來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學校教育跟不上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步伐,等等。但教師隊伍自身的弱點是主要原因🎿,比如🚴🏿,由於相對年輕🔃,知識儲備🧘🏿、實踐經驗、社會經驗不足,與發展高質量教育的要求不相適應。抓住教師職業發展關鍵期🧑🏿💻,著力提高教師執教能力👨🏻🔬,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提高師能,需要多措並舉🤷🏽♂️🦐。當前☝🏽💂🏽♂️,最重要最有效的是開展有組織有計劃的系統培訓👩🏿🍼。這種培訓,應當貫穿教師職業發展全過程,在教師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開展與之相適應的培訓🎲;應當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特別是與課程教學相結合🍂;應當針對教師能力的“短板”😳,滿足教師進步的需要。
師德與師能必須齊抓共進💂🏿♂️。只抓師能提高♐️,忽視師德建設,教師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只講師德建設🌹,不抓師能提高🪃🧔🏿♀️,教師就不能適應科技進步的大潮和教育現代化的大勢。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大凡都是師德高尚🙍♂️🎊、師能高強的老師。只有堅持師德與師能齊抓共進,才能培養更多的好老師🪃。
強調師德與師能齊抓共進,是對教師的一種嚴格要求🐺。這種嚴格要求源於教師職業的特殊重要地位。教師承擔著國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務的職責🛖,教師職業具有很強的社會公共屬性。同時要認識到,只有嚴愛相濟才能更好促進教師成長。因此,在對教師嚴格要求的同時,更要關心愛護教師🤵♀️。要按照習近平同誌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要求,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教師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解決起來難度不小,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使廣大教師更加敬業樂業🆘,安心從教、熱心從教,為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而努力奉獻和奮鬥。(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瞿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