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紅偉 繪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生存形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高職圖書館,大一統、小而全等問題較普遍🧙🏻♀️。各類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格局都大同小異,從行業建設與管理標準的角度看,這無可非議。但從辦學的差異性和讀者服務的差異性分析🛀🏿,則值得思考:高職圖書館一定要五臟俱全嗎?培養方向屬於工科類或文科類的專門學校,圖書館配購書籍能否個性化定製?
有媒體曾對在校生近萬人的某高職圖書館連續4年的圖書流通情況作了統計分析,22個大類文獻藏書流通率超過10%的僅有藝術、工學🤷🏽♀️、電子等3種🐾,而人均年度借閱不足1冊的高達18類,這18類圖書所占經費為53.9%🧝🏽♀️。因此,如何將錢花在“刀刃”上♦︎,處理好服務與收藏之間的關系很重要。
來源:《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07日第2版